口腔潰瘍被人認為是常見的上火症狀, 其發病率較高, 夏季病發更是讓人痛苦不堪。 通常普通感冒、消化不良、精神緊張, 鬱悶不樂等情況均能偶然發生, 好發於唇、頰, 舌緣等, 在粘膜的任何部位均能出現, 但在角化完全的附著齦, 硬齶則少見。 年齡不拘, 發病年齡估計在10~20歲之間, 女性較多。 一年四季均能發生, 潰瘍有自限性, 能在10天左右自愈。 若口瘡經常發生或此起彼伏稱復發性口瘡。 其病損呈潰瘍性損害, 潰瘍具有週期性、復發性及自限性等特點。
1、以潰瘍癒合時間來區分。
2、可以形態區分。 良性口腔潰瘍一般形態比較規則, 圓、橢圓或呈線條形, 邊緣整齊, 清楚, 與周圍組織分界清, 凹陷的基底部較平滑, 摸上去柔軟, 疼痛明顯。 而惡性口腔潰瘍形態多不規則, 邊界不清, 邊緣隆起呈凹凸不平狀, 潰瘍底部不平, 呈顆粒狀, 觸之質硬韌, 明顯區別于正常粘膜, 潰瘍疼痛反而不甚明顯。
3、可以病程規律區分。 良性口腔潰瘍常常反復發生, 有自限性, 惡性口腔潰瘍卻無復發史, 一旦發病, 就遲遲不癒合。
4、可以全身情況區別。 良性口腔潰瘍全身症狀少見, 頸部淋巴結不腫大或雖腫大但不硬不粘連。 惡性口腔潰瘍則相反,
怎麼預防口腔潰瘍
1、要注意口腔衛生, 養成早晚刷牙、飯後即刻漱口的良好習慣, 可用鹽開水、生理鹽水, 也可用藥物漱口液, 減少口腔細菌, 防止因食物殘渣加重繼發感染。
2、要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和摩擦, 少吃刺激性調味品如辣椒、酸醋、薑、蔥、咖喱等;少吃炸雞腿、炸牛排或其他太粗糙太堅硬的食物。
3、要注意營養搭配, 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B族的食品, 不能偏食,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儘量少吃筍類(冬筍、毛筍、筍乾)、醃製品(鹹魚、鹹肉、鹹菜)、柿子和蟹類等易引起口腔潰瘍加重的食物。
4、要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保證充足的睡眠, 避免過度操勞;培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因為情緒因素不但影響神經系統, 而且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和營養障礙, 情緒不良, 精神緊張, 所以應該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遇到事情保持平和心態不失為一種減少口腔潰瘍復發的自我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