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病在胃而治在肝

近年逐漸發現有一個龐大的中青年女性病患群, 她們的主症幾乎如出一轍, 胃鏡檢查皆顯示為淺表性胃炎伴食道反流, 經消化內科治療久病難愈, 病狀反復。

劉女士, 基層公務員, 50歲。

主訴:胃部經常隱隱作痛, 每日晨起口幹口苦, 腸鳴音亢進, 夜間尤甚;善太息;大便稀溏, 日解2~3次;睡眠差;舌質瘀, 苔淺黃薄膩, 脈弦細。

羅小姐, 28歲。

主訴:近來因工作壓力大, 情緒容易失控, 右肋脹痛, 月經前疼痛加重;胃脘脹滿難受, 納食不香;喉間幹癢, 少許咳嗽;夜間盜汗, 睡眠欠安;舌淡白薄膩苔, 脈細滑。

以上2例, 辨證為肝木克土導致肝胃(脾)不和,

顧及兼症略有不同, 分別擬方:

方一(劉女士):柴胡15克, 白芍15克, 砂仁12克, 法半夏12克, 陳皮12克, 太子參20克, 白術15克, 茯苓20克, 生甘草8克, 生、熟麥芽各20克, 香附15克, 烏梅10克, 玄胡索12克, 炒酸棗仁15克 。 服法:5服, 每日1服, 水煎2次, 取藥液450毫升, 分3次溫服。

方二(羅小姐):柴胡15克, 白芍12克, 香附12克, 木香12克, 元胡索12克, 白術15克, 茯苓20克, 甘草8克, 藿香12克, 生、熟麥芽各20克, 桔梗10克, 射干12克。 服法:同方一。

近年來, 多有應酬往來, 飲食失度;或起居無常, 晝夜不分;或追求愉樂, 以酒為漿, 醉後入房或憤怒鬱悶, 思慮憂愁……凡此種種, 均能致肝失疏泄, 脾失健運, 引起肝病或肝脾(胃)互戕, 引起一系列的消化系統疾病、代謝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等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