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說法:“我一吃海鮮就皮膚過敏”, “冬天一吹風, 我的臉龐超級敏感, 紅得不得了”, 然而, 皮膚過敏與皮膚敏感是一回事嗎?
皮膚過敏與皮膚敏感有區別
“皮膚過敏”是口頭上通俗說法, 專業說法應該是“過敏性接觸性皮炎”, 是人體皮膚接觸了某種物質(即過敏源)後產生的一種異常、病理性的免疫反應。
典型的例子如貼橡皮膏後, 在貼膠布部位出現一片境界清楚、與膠布形狀一致的紅斑、丘疹, 嚴重時可流水。 又如, 少數人在染髮後, 面部會腫脹, 出疹子, 瘙癢, 這是由於對染髮劑對苯二胺過敏而引起的染髮皮炎。
皮膚敏感則是指面部皮膚稍受剌激, 就很容易出現紅斑、乾燥、脫皮, 自覺皮膚緊繃、瘙癢或刺痛、燒灼感。 在受物理剌激, 如風吹、室內外溫度的變化, 更為常見的是在塗抹了某些皮膚護理產品或化妝品後出現。 皮膚敏感的產生與皮膚屏障功能的破壞,
如何正確區分皮膚過敏與皮膚敏感?
普通人如何判斷是“敏感”還是“過敏”呢?可以去醫院的皮膚科作斑貼試驗, 方法是將可疑的過敏物放在一特製的小喋內, 貼在後背上, 觀察皮膚的反應。 採用這種方法, 可以準確判斷出導致過敏的過敏源是何物質, 幫助患者遠離過敏源。 除了去醫院做斑貼試驗外, 以下特點也可以幫助自己初步判斷一下病症。
大部分皮膚敏感者的皮膚狀態比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