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最常見的症狀是疲乏, 與勞累程度不一致, 或休息後也不恢復。 但各人對疲乏的敏感性不同, 關注程度也不同。 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重症肝炎三者之間有哪些不同嗎?它們的表現有哪些不一樣?如何看待呢?乙型肝炎的症狀中疲乏是最不特異的症狀, 可出現在各種生理和病理情況, 只能提請注意, 難以就此作出判斷。
食欲減退是教科書中描寫最多的肝病典型症狀, 其實在輕、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並不普遍, 程度也多輕微。 許多病人甚至還能耐受宴會應酬, 但已不如病前貪吃。
上述症狀常在檢出HBsAg後出現, 也只是在檢出HBsAg後才能賦予特定的意義。 有較多病人自訴尿黃。 尿黃可有不同情況:並非發病, 只是飲水不足, 或病人過度關注; 亞臨床黃疽, 雖無鞏膜黃染, 血清膽紅素可有輕度增高;無黃疸的較重慢性肝炎或已有肝硬化的病人可能由於尿膽原增高;較重的慢性肝炎出現黃疸。
(1) 急性乙型肝炎:一般潛伏期為60天左右, 起病比較隱匿, 前驅期症狀大多不明顯, 通常沒有發熱, 一般症狀如乏力、厭食、尿色加深、腹脹、腹瀉或便秘、肝臟腫大壓痛等與普通肝炎相同。
(2) 急性乙型肝炎: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症狀基本與急性期相似, 隨著病情的進展, 病人可以出現面色灰黑、皮膚痤瘡、肝腫大且質地較硬、脾腫大、皮膚粘膜的出血傾向、蜘蛛痣、肝掌等體征。
(3) 重症肝炎:乙肝病毒導致的重症肝炎以亞急性重症肝炎為多見。 臨床上常見在一段時間的乏力、厭食、噁心等肝炎症狀後, 突然出嚴重的出血傾向, 如皮下的瘀斑、瘀點、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現為黑便)、黃疸明顯加深, 同時伴有神志的改變, 如嗜睡、昏迷或狂躁等。
(4) 無症狀乙肝病毒攜帶者: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持續陽性,
(5) 其他系統表現:由於乙肝病毒抗原-抗體免疫複合物的沉積, 乙肝患者還可以出現一些肝外表現, 如動脈炎、皮疹、脈管炎、腎小球腎炎、關節炎、皮肌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