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口幹乏力, 心悸氣短, 胸悶或胸痛, 大便幹結, 舌胖質暗, 舌下脈絡紫暗、怒張, 脈沉細。
病因病機:氣陰兩虛, 心絡瘀滯。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化瘀通絡。
方藥:益氣陰達心絡經驗方。 黃芪15g, 太子參15g, 麥冬10g, 五味子10g, 丹參30g, 佛手10g, 香櫞10g, 瓜蔞15g, 熟地黃10g。
症狀:口幹乏力, 心悸氣短, 胸悶或胸痛, 大便幹結, 舌胖質暗, 舌下脈絡紫暗、怒張, 脈沉細。
病因病機:氣陰兩虛, 心絡瘀滯。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 化瘀通絡。
方藥:益氣陰達心絡經驗方。 黃芪15g, 太子參15g, 麥冬10g, 五味子10g, 丹參30g, 佛手10g, 香櫞10g, 瓜蔞15g, 熟地黃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