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蘇子根

【拼音名】Liú Sū Zǐ Gēn

【別名】癩蝸藤、小青藤、牛老藥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流蘇子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ptosapelta diffusa (Champ.exBenth.) Van. Steenis[Thysanospermum diffusum Champ.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挖, 除去泥土、雜質, 洗淨, 曬乾。

【原形態】流蘇子 藤本或攀援灌木, 長通常2-4m。 枝多數, 節明顯, 僅嫩枝被柔毛。 葉對生;葉柄短;托葉條狀披針形, 長4-5mm;葉片披針形至卵形, 長3-7cm, 寬1-3cm, 先端漸尖或尾狀, 上面光亮無毛, 下面中脈和葉緣被長毛;葉近革質。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細長, 近中部有關節和:對小苞片;花萼小, 球狀, 裂片短;花冠白色或黃色, 高腳碟狀, 長約1.5cm, 被絹毛;雄蕊5, 花藥條形, 伸出。 蒴果近球狀, 2室, 室間有直槽,

寬5-7mm, 黃色。 種子每室約10顆, 邊緣流蘇狀。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疏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化學成份】莖和根皮中含有β-穀甾醇(β-sitOstero1)[1。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癢。 主皮炎;濕疹篷癢;蕁麻疹;風濕痹痛;瘡疥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煎水熏洗;或研末調塗。 內服:煎湯, 6-15g。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