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梅毒性睾丸炎的診斷依據

梅毒性睾丸炎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疾病, 早期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的損害, 晚期可侵犯重要臟器。 梅毒性睾丸炎的診斷依據如下:

症狀體征

感染梅毒後3-4年間, 可發生慢性間質性睾丸炎, 早期患者有無痛性的睾丸增大, 比正常大2-3倍, 可有少量睾丸鞘膜積液及睾丸萎縮, 精液量可減少。

感染梅毒後8-10年間出現睾丸樹膠腫, 病側睾丸可見無痛性質硬結節單發或多發, 有墜痛或觸痛感。 有的由陰囊向外破潰形成瘺管或發展為壞死性潰瘍。

病理檢查

先天性梅毒睾丸炎出生時雙側睾丸都增大,

組織學變化主要是彌漫性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繼之纖維組織增生、纖維化, 曲細精管萎縮, 少數病例鏡下可見微小樹膠腫。 如果到青春發育期才獲得明確的診斷, 睾丸則有萎縮和纖維化改變。

早期慢性間質性睾丸炎組織學檢查發現動脈內膜炎, 曲細精管周圍大量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樹膠祥腫睾丸炎的特徵性改變是存在一個或多個輪廓清楚的灰黃色壞死區, 在樹膠腫周圍纖維組織中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一些巨細胞的炎性浸潤。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是確診梅毒性睾丸炎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過暗視野顯微鏡下直接查病灶滲出液中的梅毒螺旋體;用含有抗梅毒螺旋體抗體血清行免疫螢光染色;損害處的分泌物或組織液作塗片染色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