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皮膚燒傷莫著急 記住處理的6大步驟

皮膚燒傷如何處理呢?

1、萬一發生燒傷、燙傷, 首先不要驚慌, 也不要急於脫掉貼身單薄的諸如汗衫、絲襪之類衣服, 應迅即用冷水沖洗。 等冷卻後才可小心地將貼身衣服脫去, 以免撕破燙傷後形成的水泡。

2、冷水沖洗的目的是止痛、減少滲出和腫脹, 從而避免或減少水泡形成。 沖洗時間約半小時以上, 以停止沖洗時不感到疼痛為止。 一般水溫約20℃左右即可。 切忌用冰水, 以免凍傷。 如果燙傷在手指, 也可用冷水浸浴。 面部等不能沖洗或浸浴的部位可用冷敷。

3、冷水處理後把創面拭幹, 然後薄薄地塗些藍油烴、綠藥膏等油膏類藥物,

再適當包紮1-2天, 以防止起水泡。 但面部只能暴露, 不必包紮。 如有水泡形成可用消毒針筒抽吸或剪個小孔放出水液即可;如水泡已破則用消毒棉球拭幹, 以保持乾燥, 不能使水液積聚成塊。

4、燒新生表皮由於各種刺激, 易發生鬆動, 形成水皰, 出現水皰後若不及時正確處理, 往往發生感染, 形成潰瘍。 在出現水皰後, 可用絡合碘消毒皮膚, 用無菌剪刀剪開水皰, 引出積液。 一般應在水皰消退潰瘍癒合後再實施抗疤痕治療。

5、對於酸、堿造成的化學性燒傷, 早期處理也是以清水沖洗, 且應以大量的流動清水沖洗, 而不必一定要找到這種化學物質的中和劑。 過早應用中和劑, 會因為酸堿中和產熱而加重局部組織損傷。

6、燒傷創面剛癒合時, 仍有少量分泌物和藥痂, 細菌容易快速繁殖, 加上表皮薄嫩, 結構和功能都不完善, 容易發生感染、破潰。 在此期間, 可使用中性清潔劑進行清洗, 清洗後使用抗疤痕的藥物等治療。

燒傷的處理誤區

誤區一:認為燒傷只是皮毛損傷

研究表明, 局部燒傷會引起全身性反應, 成人燒傷面積20%、小兒燒傷面積10%以上, 就有引起休克的可能。 燒傷後心、肺、腎、胃腸等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這種現象叫做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征(SIRS)。 有專家建議把燒傷稱為燒傷病, 也就是說它不只是一種傷, 而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需進行綜合治療。

誤區二:燒傷後不用冷水沖

有人認為, 燒傷後不能用冷水沖, 否則會起水泡。 其實燒傷後起不起水泡,

與燒傷原因和燒傷深度有關, 與燒傷後是否接觸冷水無關。 Ⅰ度燒傷損傷輕、滲液少, Ⅲ、Ⅳ度燒傷損傷深, 皮膚脫水或出現幹性壞死, 一般不起水泡。 深淺Ⅱ度燒傷因滲出較多, 往往會起大小不等的水泡。 電燒傷、化學燒傷、固體熱物燒傷也會起水泡。 燒傷後立即用冷水沖洗較長時間可使創面血管收縮, 組織液滲出較少, 反倒可以減少水泡形成。

誤區三:用酸堿中和法緩解

以前有人主張酸燒傷用堿中和, 堿燒傷用酸中和, 這從理論上說是對的, 但實踐中不可取。 因為在酸堿中和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 這樣在原來化學燒傷的基礎上又產生了熱燒傷, 更加重了傷情。 所以, 現在不主張化學燒傷後酸堿中和,

而主張應用大量清水沖洗。

誤區四:在創面上塗藥

有了創面, 在創面上塗藥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 許多外用藥物的說明書上也寫著清潔創面後將藥物直接塗於創面。 可是, 直接在創面上塗藥會刺激創面並造成劇烈疼痛。 如果把藥物塗在紗布上, 再輕輕貼在創面上, 既能達到同樣的目的, 又不會出現劇烈疼痛。

誤區五:用牙膏治療燒傷

牙膏本身沒有抗感染作用, 而且常帶有一定數量的病菌。 牙膏中的摩擦劑是一種細的礦物質粉末, 對創面是一種刺激物, 發泡劑和調味劑對創面也無治療作用, 反而會刺激創面而引起肉芽增生和創面感染。

誤區六:創面用紫藥水和紅藥水

紅藥水、紫藥水抗感染能力都不強, 不能很好地控制創面感染。

更主要的是深顏色的藥物遮蓋創面, 使醫生不能明確瞭解燒傷深淺程度, 影響治療方案的制訂。 另外, 有毒的汞用在燒傷創面, 易引起過敏, 大面積應用還會引起汞中毒。

誤區七:燒傷後不吃“發物”

所謂“發物”主要是指能使病情加重或誘發其發作的某些食物, 主要包括魚, 蝦等海產品, 羊肉, 狗肉等及韭菜, 香菜等蔬菜。 其實“發物”只是一種民間說法, 並沒有得到科學的認同, 在權威的醫學教科書和期刊雜誌上均找不到其確切的定義。 我們在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中也未發現吃“發物”而“發”的病歷。 相反, 魚、蝦、肉類含有高蛋白, 韭菜、香菜含有多種維生素, 對燒傷創面癒合有很大幫助。 只要平時對這些食物無特殊反應, 燒傷後就可以多吃,以利於創面癒合。

燒傷後就可以多吃,以利於創面癒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