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 其俗稱為 “羊癲瘋”或者“羊角風”, 早在兩千二百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 人們對這種疾病並不陌生, 常常被人們通俗的稱為“抽風”。 “抽風”往往表明兩種含義:一種是真正疾病的狀態, 由腦神經元過度放電而導致驚厥與抽搐, 另一種即形容某人不規範、不正常、不理智和不能自控的行為。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 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 而癲癇發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象。 其特徵是突然和一過性症狀, 由於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又多種多樣的表現,
少兒發生癲癇也不在少數, 少兒癲癇發作的急救特別重要, 家長們一定要掌握。 孩子癲癇發作時, 首先要解開孩子的衣領、袖口, 確保呼吸通暢, 然後要將頭和身體側向一邊, 防止口水和粘液倒流入氣道。 其次, 還要仔細觀察發作時的癲癇症狀, 這些訊息提供給醫生後, 有助於醫生對孩子的癲癇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