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阿膠的功效與作用(蛤粉碎炒)、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去蘆)、川芎的功效與作用、人參的功效與作用、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去粗皮)、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芍藥、牡丹皮, 各二兩;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七次)二兩半,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炒)三兩, 麥門冬(去心)五兩半。
【炮製】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沖任虛損, 月候不調, 或來多不斷, 或過期不來, 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
又治曾經損娠, 瘀血停留, 少腹急痛, 發熱下利, 手掌煩熱, 唇幹口燥。
及治少腹有寒, 久不受胎。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金匱要略》:溫經湯【處方】千金調經散(《萬病回春》卷六)。
【制法】吳茱萸9克 當歸9克 芍藥6克 川芎6克 人參6克 桂枝6克 阿膠9克 牡丹皮(去心)6克 生薑6克 甘草6克 半夏6克 麥門冬(去心)9克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 養血祛瘀。 治沖任虛寒, 瘀血阻滯, 月經不調, 或前或後, 或逾期不止, 或一月再行, 或經停不至, 傍晚發熱, 手心煩熱, 唇口乾燥;或小腹冷痛, 久不受孕者。
【用法用量】上十二味, 以水l升, 煮取300毫升, 去滓, 分二次溫服。
【備註】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 通利血脈為君;當歸、川芎, 芍藥、丹皮養血祛瘀為臣;阿膠、麥冬養陰潤燥, 人參、甘草益氣健脾, 半夏、生薑降逆溫中為佐;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摘錄】《金匱要略》
《婦人大全良方》卷一:溫經湯【處方】當歸 川芎 芍藥 桂心 牡丹皮 莪茂各15克 人參 甘草 牛膝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 活血化瘀。 治寒氣客於血室, 血凝不行, 致經道不通, 繞臍寒疝痛徹, 其脈沉緊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 用水220毫升, 煎至180毫升, 去滓溫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