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耳是凍瘡的一種, 很多人都有凍瘡,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補課避免的要在冬天出去受凍。 凍耳的病因很簡單, 但是治療凍耳的中藥方劑確很多。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凍耳的中藥治療方劑有哪些吧?
病因
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 其發病原因是凍瘡患者的皮膚在遇到寒冷(0~10℃)、潮濕或冷暖急變時, 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 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 靜脈淤血, 局部血液迴圈不良而發病。 此外, 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病。
方劑一
內桂、乾薑、辣椒各15克;用植物油250克浸藥3回, 炸橘去渣, 人黃蠟60克融化。
本方溫肌肉, 通血脈, 常食防耳凍。
方劑二
當歸30克, 桂枝15克, 赤芍12克, 細辛3克, 通草15克, 大棗、甘草各10克。 桂枝去皮, 通草炙, 大棗去擘, 水煎服, 每週2劑, 連續服用1個月。
本方出自《金匱要略》, 功能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 故能預防凍耳。
方劑三
當歸、黃柏各30克, 麻油20毫升。 將藥和麻油混勻, 放入銅器中, 加熱10分鐘左右, 然後下適量蜂蠟, 待蠟熔化, 即可將油收起, 待冷後成軟膏, 再用時先以濃茶或甘草湯洗淨耳部, 拭幹, 然後再塗本膏, 每日1--2次。
本方適用於凍耳而有潰爛者。
預防
1.加強鍛煉,
2.注意防凍、保暖防止潮濕, 不穿過緊鞋襪;
3.受凍後不宜立即用熱水浸泡或取火烘烤;
4.伴有其他相關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5.對反復發作凍瘡者, 可在入冬前用亞紅斑量的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局部皮膚,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治療凍耳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瞭解, 中醫治療凍耳的方劑很多, 我們也要根據自身的症狀選擇合適的方法。 以上介紹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相信會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