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是中醫治未病?

中醫理論中有“治未病”的說法, 可是中醫專家澄清說很多時候人們對這個概念的認識是錯誤的, 下面是專家的解釋和介紹。

中醫有“治未病”的理論與實踐。 但許多人並不清楚中醫“治未病”的具體內容, 有人望文生義, 有濫用藥物“治未病”乃至養生的傾向, 因此有必要梳理中醫“治未病”的概念並為其“正名”。

古人所說的“治未病”是特有所指的, 並不是教人無病服藥以強身防病。 這源於他們對“疾”和“病”的認識。 《說文解字》認為“疾”是指小病;而“病”特指那些危重的疾病。 早期“治未病”的含義是治“疾”防“病”。 即早治小病,

預防大病, 目的是及早治療, 防微杜漸。

《黃帝內經》也強調:“病已成而後藥之, 譬猶渴而穿井, 鬥而鑄錐, 不亦晚乎”?意思是說病情加重再去治療, 就如同口渴了才想起打井, 該上戰場了才想起要鑄造兵器一樣, 那是來不及的。 大家耳熟能詳的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 清晰地描述了蔡桓公病情從“疾”向“病”的發展過程。 扁鵲先言“君有疾在腠理”, 後言“君之病在肌膚, 君子病在腸胃”, 亦即由“疾”轉“病”, 由淺入深, 先期要“治已疾而未病”。 最後, 蔡桓公“病”重而入骨髓, 扁鵲自知“病”已難治而遁逃。 《抱樸子》:“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是對“治未病”的準確解讀。

“是藥三分毒”, “藥以治病, 因毒為能”。 服用任何藥物, 有病, 病受之;無病, 人受之。 因為“雖甘草、人參之類,

誤用皆是毒藥”。 可見中醫“治未病”, 不是指投藥於無疾之人而預防, 深層次的意思是告誡人們:未染疾不可濫用藥!

當然, 中醫有“人有所苦謂之病”的疾病觀。 但是, 因勞累導致的身體疲憊, 因心情不暢導致情緒不好, 或因飽食終日, 無所事事而百無聊賴等, 現代醫學檢查可能未見異常, 但都可稱為“苦”。 中醫臨床每天要面對各種以“苦”為主訴的患者, 此時西醫理化檢查可能未發現異常, 在中醫看來是有“疾”或者有“病”, 當然需要診治甚至服藥。

古人在瘟疫流行時也服藥預防, 這和“治未病”有相近之處, 可以看作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方法, 雖有提高人體正氣之意, 但重點還是針對特定的“傳染源”。 張仲景“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以及葉天士“務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發揮,

是對《內經》“治未病”理論的豐富完善與發展, 這還是定位在疾病層面。 只有完整準確地把握中醫精髓, 才能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優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