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二節 痹病

痹病是一種常見病, 發病率極高, 若不及時治療, 也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 但往往很多人不瞭解自己的病情, 亂投醫, 也就耽誤了治療。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一起痹病的相關知識, 説明大家合理認識痹病的病因病機, 診斷方法, 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預防。

痹病指正氣不足, 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 痹阻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 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屆伸不利, 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痹病的含義有廣義、狹義之分。 痹者閉也, 廣義的痹病, 泛指機體正氣不足,

衛外不固, 邪氣乘虛而人, 臟腑經絡氣血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統稱為痹病, 包括《內經》所含肺痹、心痹等臟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體經絡痹。 狹義的痹病, 即指其中的肢體經絡痹, 本節主要討論肢體經絡痹病。

肢體經絡痹病, 為常見病, 發病率甚高, 有些甚為難治, 求治于中醫者多, 療效亦佳。

痹病在文獻上有許多名稱, 或以病因、或以症狀、或病因與症狀結合命名, 如風痹、寒痹、風濕、行痹、痛痹、著痹、曆節、白虎曆節、痛風等。 《內經》最早提出了痹病名, 並專辟“痹論”篇, 對其病因、發病、證候分類及演變均有記載, 為後世認識痹病奠定了基礎。 如論病因說:“所謂痹者, 各以其時, 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論證候分類說:“其風氣甚者為行痹;寒氣甚者為痛痹;濕氣甚者為著痹也”。

仲景在《傷寒論》裡對太陽風濕, 在《金匱要略》裡對濕痹、曆節風進行了辨證論治, 所創立的桂枝附子湯、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等至今仍為治痹的常用效方。 隋·《諸病源候論》不僅對痹病的多種臨床表現進行了描述, 而且在病因學上提出了“由血氣虛, 則受風濕, 而成此病”。 唐·《千金要方》已認識到有些痹病後期可引起骨節變形, 收集了許多治痹方劑, 而且有藥酒、膏摩等治法。 金元時期, 《儒門事親》對相似的風、痹、痿、厥、腳氣等病證進行了鑒別。 《丹溪心法》提出了“風濕與痰飲流注經絡而痛”的觀點, 豐富了痹病的病機理論。 明清時期, 痹病的理論有較大發展和日臻完善。 《醫門法律》對痹病日久, 主張治療應“先養血氣”。
清代溫病學的形成, 對熱痹的病因、症狀和治療有更充分的論述。 痹病久病人絡在這一時期受到重視。 .《醫宗必讀》對痹病治療原則作了很好的概括, 主張分清主次, 採用祛風、除濕、散寒治療, 行痹應參以補血, 痛痹應參以補火, 著痹應參以補脾補氣。 《醫學心悟》《類證治裁》等醫籍也贊同這一觀點。

一、病因病機

1.正氣不足是痹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 體虛腠理空疏, 營衛不固, 為感邪創造了條件, 故《諸病源候論, 風病·風濕痹候》說:“由血氣虛, 則受風濕”。 《濟生方·痹》也說:“皆因體虛, 腠理空疏, 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 ”正氣不足, 無力驅邪外出, 病邪稽留而病勢纏綿。

2.外邪入侵外邪有風寒濕邪和風濕熱邪兩大類。 外感風寒濕邪,

多因居處潮濕, 涉水冒雨, 或睡臥當風, 或冒霧露, 氣候變化, 冷熱交錯等原因, 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人體所致。 正如《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也。 ”感受風濕熱邪, 可因工作於濕熱環境所致, 如農田作業, 野外施工, 處於天暑地蒸之中, 或處於較高濕度、溫度的作坊、車間、實驗室裡, 風濕熱之邪乘虛而人。 亦可因陽熱之體、陰虛之軀, 素有內熱, 複感風寒濕邪, 邪從熱化, 或因風寒濕鬱久化熱, 而為風濕熱之邪。

風、寒、濕、熱之邪往往相互為虐, 方能成病。 風為陽邪開發腠理, 又具穿透之力, 寒借此力內犯, 風又借寒凝之積, 使邪附病位, 而成傷人致病之基。 濕邪借風邪的疏泄之力, 寒邪的收引之能, 而入侵筋骨肌肉, 風寒又借濕邪之性,

粘著、膠固於肢體而不去。 風、熱均為陽邪, 風勝則化熱, 熱勝則生風, 狼狽相因, 開泄腠理而讓濕人, 又因濕而膠固不解。

風、寒、濕、熱病邪留注肌肉、筋骨、關節, 造成經絡壅塞, 氣血運行不暢, 肢體筋脈拘急、失養為本病的基本病機。 但風寒濕熱病邪為患, 各有側重, 風邪甚者, 病邪流竄, 病變遊走不定;寒邪甚者, 肅殺陽氣, 疼痛劇烈;濕邪甚者, 粘著凝固, 病變沉著不移;熱邪甚者, 煎灼陰液, 熱痛而紅腫。

痹病日久不愈, 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 血脈瘀阻, 津液凝聚, 痰瘀互結, 閉阻經絡, 深入骨骱, 出現皮膚瘀斑、關節腫脹畸形等症, 甚至深入臟腑, 出現臟腑痹的證候。

初病屬實, 久病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 伴見氣血虧虛, 肝腎不足的證候。

二、臨床表現

肌肉、筋骨、關節疼痛為本病的主要證候特徵。但疼痛的性質有酸痛、脹痛、隱痛、刺痛、冷痛、熱痛或重著疼痛等各異。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為主或以下肢為甚,可對稱發作亦可非對稱發生,或累及單個關節或多關節同病,可為遊走不定或為固定不移。或局部紅腫灼熱,或單純腫脹疼痛,皮色不變。或喜熱熨,或樂冷敷。多為慢性久病,病勢纏綿,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較短。病重者,關節屆伸不利,甚者關節僵硬、變形,生活困難。

三、診斷

1.發病特點本病不分年齡、性別,但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運動員以及體育愛好者易於罹患。同時,發病的輕重與寒冷、潮濕、勞累以及天氣變化、節氣等有關。

2.臨床表現突然或緩慢地自覺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為本病的症狀學特徵。或遊走不定,惡風寒;或痛劇,遇寒則甚,得熱則緩;或重著而痛,手足笨重,活動不靈,肌肉麻木不仁;或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欣紅灼熱,筋脈拘急;或關節劇痛,腫大變形,也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

3.舌苔脈象舌質紅,苔多白滑,脈象多見沉緊、沉弦、沉緩、澀。

4.輔助檢查實驗室和X線等檢查常有助於痹病診斷。

四、鑒別診斷

痿病肢體痹病久治不愈,肢體關節或因痛劇,或因屆伸不利,或因變形而活動減少,肌肉廢用而漸萎瘦,而與痿病相似。其鑒別的要點是看有無疼痛。痿病以肌肉軟弱無力或萎縮為臨床特徵,並無疼痛,因肌肉軟弱無力而行動艱難,甚至癱軟於床榻;痹病以肢體肌肉關節疼痛、酸楚、麻木為臨床特徵,因疼痛或關節變形而行動艱難,因行動艱難肌肉少用而漸瘦,但不至癱瘓。臨床上也有既有肢體肌肉萎弱無力,又伴有肌肉關節疼痛者,是為痿痹並病,可按其病因病機特點,辨其孰輕孰重進行辨證論治。

五、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病邪偏勝風寒濕熱為病各有偏勝,根據臨床主症特徵,分辨主導病邪。如遊走不定而痛者為風邪勝;疼痛劇烈,遇冷加重,得熱則減者,寒邪為勝;重著固定,麻木不仁者濕邪為勝;病變處掀紅灼熱,疼痛劇烈者熱邪為勝;病變處有結節、腫脹、瘀斑或肢節變形者,為痰瘀阻痹。

2.辨別虛實根據病程長短及全身狀況辨別虛實。一般突然發病,或發病雖緩,但病程短者多為實證。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者多虛實夾雜。疲乏少動者多氣虛;面色觥白,心悸者多血虛;肌肉麻木,肢節屈伸不利者多肝虛筋失所養;骨節變形,腰膝酸軟,多腎虛骨痹不已。

治療原則

本病為邪氣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故祛邪活絡、緩急止痛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因邪氣雜至,祛風、散寒、除濕、清熱、祛痰、化瘀通絡等治法應相互兼顧,因邪氣有偏勝,祛邪通絡又各有重點。正氣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者,應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風邪勝者或久病人絡者,應佐養血之品,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寒邪勝者,應佐助陽之品,使其陽氣旺盛,則寒散絡通;濕邪勝者,佐以健脾益氣之品,使其脾旺能勝濕;熱邪勝者,佐以涼血養陰之晶,以防熱灼營陰而病深難解。益氣養血、滋補肝腎是虛證、頑痹的重要治法。

分證論治

行痹

症狀:肢體關節、肌肉酸痛,上下左右關節遊走不定,但以上肢為多見,以寒痛為多,亦可輕微熱痛,或見惡風寒,舌苔薄白或薄膩,脈多浮或浮緊。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藥;宣痹達經湯。

方以蜂房、烏梢蛇、土鼈蟲、螳螂通經活絡以宣痹;威靈仙、羌活、防風、秦艽、稀薟草、青風藤疏風祛邪;當歸養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絡脈瘀滯。

若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為風勝於上,可選加羌活、白芷、桑枝、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若以下肢關節為主者,為濕勝於下,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蘚、松節等祛濕止痛。以腰背關節為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等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宜寒熱並扇,投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

或以防風東加減,方以防風、麻黃、秦艽、葛根祛風除濕;肉桂、當歸溫經活血;茯苓健脾滲濕,薑、棗、甘草和中調營。

痛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甚至關節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熱則減,痛處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方藥:烏頭湯。

方中以制川烏、麻黃溫經散寒,宣痹止痛;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黃芪益氣固表,並能利血通痹;蜂蜜甘緩,益血養筋,制烏頭燥熱之毒。可選加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等祛風除濕。加薑黃、當歸活血通絡。寒甚者可加制附片、桂枝、細辛溫經散寒。

或予驗方溫經通痹湯,方以附子、乾薑、炒川椒溫陽以祛寒;烏梢蛇、蜂房、土鼈蟲活絡通經;當歸、丹參人血和營,活血通絡;稀薟草、羌活祛風除濕,共奏散寒通絡,宜痹止痛之功。

著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重著、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手足困重,活動不便,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方藥:薏苡仁東加減。

方以薏苡仁、蒼術健脾滲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關節腫脹者,加秦艽、革蘚、防己、木通、薑黃除濕通絡。肌膚不仁,加海桐皮、稀薟草祛風通絡,或加黃芪、紅花益氣通痹。

若痛甚者,可用《醫學心悟》蠲痹湯治之。

熱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掀紅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則舒,筋脈拘急,日輕夜重,多兼有發熱,口渴,煩悶不安,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方以白虎湯清熱除煩;桂枝疏風通絡。可加銀化藤、連翹、黃柏清熱解毒;海桐皮、薑黃、木防己、威靈仙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若皮膚有瘀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膚子清熱涼血散瘀。

濕熱勝者亦可選用《溫病條辨·中焦》宣痹東加減治療。

熱痹化火傷津,症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者,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減。

旭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則肌肉萎縮,筋脈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而成廢人,舌質暗紅,脈細澀。

治法:補腎祛寒,活血通絡。

方藥:補腎祛寒治王湯。

方以川續斷、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補腎壯筋骨;制附片補腎陽除寒邪;熟地填精補血滋養肝腎;桂枝、獨活、威靈仙祛風散寒除濕;白芍養血緩急舒筋。

肢體關節刺痛,屈伸不利,多個關節漫腫,重則關節腫大,頑麻頑痛,久而不除,舌質紅赤,兩側有瘀斑,治以化瘀滌痰,通絡止痛為主,方以宣痹化瘀滌痰湯。方中蜂房、烏梢蛇、廑蟲、羌活、伸筋草、稀薟草活血祛風,通絡宣痹;當歸養血和營;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薑、片薑黃舒筋散結止痛。瘀血征明顯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沒藥活血化瘀。骨節變形嚴重者,可加透骨草、尋骨風、自然銅、骨碎補、補骨脂搜風壯骨。兼有低熱,或自覺關節發熱,去淫羊藿,加黃柏、地骨皮退虛熱。脊柱僵化變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膠、羌活補腎壯筋骨。

氣血虧虛證

症狀:四肢乏力,關節酸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時見心悸,納呆,顏面微青而白,形體虛弱,舌質淡紅欠潤滑,苔黃或薄白,脈多沉虛而緩。

治法:益氣養血,舒筋活絡。

方藥:氣血並補榮筋湯。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術、首烏、當歸、砂仁、熟地、黃精益氣補血而榮筋;蜂房、烏梢蛇、稀薟草、絡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絡導滯通經,宣痹止痛;菟絲子補肝腎,強筋骨。

本證亦可選用獨活寄生湯。

六、轉歸預後

痹病因體質差異,病因有別,治療調攝是否得當等因素,有不同的預後轉歸。其轉歸規律一般是風寒濕痹日久化熱轉化為風濕熱痹;風、寒、濕、熱痹日久不愈,轉為虛實夾雜的王痹以及痰瘀相結、氣血虧虛證;久痹不已,內舍其合,轉成五臟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狀況好者,預後良好;痹病反復不已,全身狀況差者,治療較難;若關節變形,肌肉萎縮,或伴見心悸、浮腫等臟腑痹症狀者,多預後不良。《溫病條辨,中焦》說:“寒痹勢重而治反易,熱痹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矣。”

七、預防與調攝

本病是因正氣不足,感受外在的風寒濕熱之邪而成。因此,平時注意調攝,增強體質和加強病後調攝護理,便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方面,鍛煉身體,增強機體禦邪能力;創造條件,改善陰冷潮濕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如服用姜湯、午時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痹病的發生。病後調攝護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預防工作;應保護病變肢體,提防跌撲等以免受傷;視病情適當對患處進行熱熨、冷敷等,可配合針灸、推拿等進行治療;鼓勵和幫助患者對病變肢體進行功能鍛煉,有助痹病康復。

結語:不同種痹病症狀還有不同種治療方法,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分證論治。因痹病主要是由正氣不足,外邪入侵造成,所以在治療上面還是講究祛邪活絡的原則。如果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服用姜湯也能有效預防弊病。

二、臨床表現

肌肉、筋骨、關節疼痛為本病的主要證候特徵。但疼痛的性質有酸痛、脹痛、隱痛、刺痛、冷痛、熱痛或重著疼痛等各異。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為主或以下肢為甚,可對稱發作亦可非對稱發生,或累及單個關節或多關節同病,可為遊走不定或為固定不移。或局部紅腫灼熱,或單純腫脹疼痛,皮色不變。或喜熱熨,或樂冷敷。多為慢性久病,病勢纏綿,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較短。病重者,關節屆伸不利,甚者關節僵硬、變形,生活困難。

三、診斷

1.發病特點本病不分年齡、性別,但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運動員以及體育愛好者易於罹患。同時,發病的輕重與寒冷、潮濕、勞累以及天氣變化、節氣等有關。

2.臨床表現突然或緩慢地自覺肢體關節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為本病的症狀學特徵。或遊走不定,惡風寒;或痛劇,遇寒則甚,得熱則緩;或重著而痛,手足笨重,活動不靈,肌肉麻木不仁;或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欣紅灼熱,筋脈拘急;或關節劇痛,腫大變形,也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

3.舌苔脈象舌質紅,苔多白滑,脈象多見沉緊、沉弦、沉緩、澀。

4.輔助檢查實驗室和X線等檢查常有助於痹病診斷。

四、鑒別診斷

痿病肢體痹病久治不愈,肢體關節或因痛劇,或因屆伸不利,或因變形而活動減少,肌肉廢用而漸萎瘦,而與痿病相似。其鑒別的要點是看有無疼痛。痿病以肌肉軟弱無力或萎縮為臨床特徵,並無疼痛,因肌肉軟弱無力而行動艱難,甚至癱軟於床榻;痹病以肢體肌肉關節疼痛、酸楚、麻木為臨床特徵,因疼痛或關節變形而行動艱難,因行動艱難肌肉少用而漸瘦,但不至癱瘓。臨床上也有既有肢體肌肉萎弱無力,又伴有肌肉關節疼痛者,是為痿痹並病,可按其病因病機特點,辨其孰輕孰重進行辨證論治。

五、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病邪偏勝風寒濕熱為病各有偏勝,根據臨床主症特徵,分辨主導病邪。如遊走不定而痛者為風邪勝;疼痛劇烈,遇冷加重,得熱則減者,寒邪為勝;重著固定,麻木不仁者濕邪為勝;病變處掀紅灼熱,疼痛劇烈者熱邪為勝;病變處有結節、腫脹、瘀斑或肢節變形者,為痰瘀阻痹。

2.辨別虛實根據病程長短及全身狀況辨別虛實。一般突然發病,或發病雖緩,但病程短者多為實證。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者多虛實夾雜。疲乏少動者多氣虛;面色觥白,心悸者多血虛;肌肉麻木,肢節屈伸不利者多肝虛筋失所養;骨節變形,腰膝酸軟,多腎虛骨痹不已。

治療原則

本病為邪氣痹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故祛邪活絡、緩急止痛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因邪氣雜至,祛風、散寒、除濕、清熱、祛痰、化瘀通絡等治法應相互兼顧,因邪氣有偏勝,祛邪通絡又各有重點。正氣不足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久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者,應扶正祛邪,且扶正有助祛邪。風邪勝者或久病人絡者,應佐養血之品,正所謂“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寒邪勝者,應佐助陽之品,使其陽氣旺盛,則寒散絡通;濕邪勝者,佐以健脾益氣之品,使其脾旺能勝濕;熱邪勝者,佐以涼血養陰之晶,以防熱灼營陰而病深難解。益氣養血、滋補肝腎是虛證、頑痹的重要治法。

分證論治

行痹

症狀:肢體關節、肌肉酸痛,上下左右關節遊走不定,但以上肢為多見,以寒痛為多,亦可輕微熱痛,或見惡風寒,舌苔薄白或薄膩,脈多浮或浮緊。

治法: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方藥;宣痹達經湯。

方以蜂房、烏梢蛇、土鼈蟲、螳螂通經活絡以宣痹;威靈仙、羌活、防風、秦艽、稀薟草、青風藤疏風祛邪;當歸養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絡脈瘀滯。

若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為風勝於上,可選加羌活、白芷、桑枝、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若以下肢關節為主者,為濕勝於下,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蘚、松節等祛濕止痛。以腰背關節為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等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宜寒熱並扇,投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

或以防風東加減,方以防風、麻黃、秦艽、葛根祛風除濕;肉桂、當歸溫經活血;茯苓健脾滲濕,薑、棗、甘草和中調營。

痛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甚至關節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熱則減,痛處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苔薄白,脈弦緊。

治法:溫經散寒,祛風除濕。

方藥:烏頭湯。

方中以制川烏、麻黃溫經散寒,宣痹止痛;芍藥、甘草緩急止痛;黃芪益氣固表,並能利血通痹;蜂蜜甘緩,益血養筋,制烏頭燥熱之毒。可選加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等祛風除濕。加薑黃、當歸活血通絡。寒甚者可加制附片、桂枝、細辛溫經散寒。

或予驗方溫經通痹湯,方以附子、乾薑、炒川椒溫陽以祛寒;烏梢蛇、蜂房、土鼈蟲活絡通經;當歸、丹參人血和營,活血通絡;稀薟草、羌活祛風除濕,共奏散寒通絡,宜痹止痛之功。

著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重著、酸楚,或有腫脹,痛有定處,肌膚麻木,手足困重,活動不便,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除濕通絡,祛風散寒。

方藥:薏苡仁東加減。

方以薏苡仁、蒼術健脾滲濕;羌活、獨活、防風祛風勝濕;川烏、麻黃、桂枝溫經散寒;當歸、川芎養血活血;生薑、甘草健脾和中。關節腫脹者,加秦艽、革蘚、防己、木通、薑黃除濕通絡。肌膚不仁,加海桐皮、稀薟草祛風通絡,或加黃芪、紅花益氣通痹。

若痛甚者,可用《醫學心悟》蠲痹湯治之。

熱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痛處掀紅灼熱,腫脹疼痛劇烈,得冷則舒,筋脈拘急,日輕夜重,多兼有發熱,口渴,煩悶不安,舌質紅,苔黃膩或黃燥,脈滑數。

治法:清熱通絡,祛風除濕。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方以白虎湯清熱除煩;桂枝疏風通絡。可加銀化藤、連翹、黃柏清熱解毒;海桐皮、薑黃、木防己、威靈仙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若皮膚有瘀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膚子清熱涼血散瘀。

濕熱勝者亦可選用《溫病條辨·中焦》宣痹東加減治療。

熱痹化火傷津,症見關節紅腫,疼痛劇烈,入夜尤甚,壯熱煩渴,舌紅少津,脈弦數者,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減。

旭痹

症狀:肢體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僵硬、變形,甚則肌肉萎縮,筋脈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而成廢人,舌質暗紅,脈細澀。

治法:補腎祛寒,活血通絡。

方藥:補腎祛寒治王湯。

方以川續斷、補骨脂、骨碎補、淫羊藿補腎壯筋骨;制附片補腎陽除寒邪;熟地填精補血滋養肝腎;桂枝、獨活、威靈仙祛風散寒除濕;白芍養血緩急舒筋。

肢體關節刺痛,屈伸不利,多個關節漫腫,重則關節腫大,頑麻頑痛,久而不除,舌質紅赤,兩側有瘀斑,治以化瘀滌痰,通絡止痛為主,方以宣痹化瘀滌痰湯。方中蜂房、烏梢蛇、廑蟲、羌活、伸筋草、稀薟草活血祛風,通絡宣痹;當歸養血和營;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薑、片薑黃舒筋散結止痛。瘀血征明顯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沒藥活血化瘀。骨節變形嚴重者,可加透骨草、尋骨風、自然銅、骨碎補、補骨脂搜風壯骨。兼有低熱,或自覺關節發熱,去淫羊藿,加黃柏、地骨皮退虛熱。脊柱僵化變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膠、羌活補腎壯筋骨。

氣血虧虛證

症狀:四肢乏力,關節酸沉,綿綿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時見心悸,納呆,顏面微青而白,形體虛弱,舌質淡紅欠潤滑,苔黃或薄白,脈多沉虛而緩。

治法:益氣養血,舒筋活絡。

方藥:氣血並補榮筋湯。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術、首烏、當歸、砂仁、熟地、黃精益氣補血而榮筋;蜂房、烏梢蛇、稀薟草、絡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絡導滯通經,宣痹止痛;菟絲子補肝腎,強筋骨。

本證亦可選用獨活寄生湯。

六、轉歸預後

痹病因體質差異,病因有別,治療調攝是否得當等因素,有不同的預後轉歸。其轉歸規律一般是風寒濕痹日久化熱轉化為風濕熱痹;風、寒、濕、熱痹日久不愈,轉為虛實夾雜的王痹以及痰瘀相結、氣血虧虛證;久痹不已,內舍其合,轉成五臟痹。一般病程短,全身狀況好者,預後良好;痹病反復不已,全身狀況差者,治療較難;若關節變形,肌肉萎縮,或伴見心悸、浮腫等臟腑痹症狀者,多預後不良。《溫病條辨,中焦》說:“寒痹勢重而治反易,熱痹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證,則難治矣。”

七、預防與調攝

本病是因正氣不足,感受外在的風寒濕熱之邪而成。因此,平時注意調攝,增強體質和加強病後調攝護理,便顯得格外重要。預防方面,鍛煉身體,增強機體禦邪能力;創造條件,改善陰冷潮濕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如服用姜湯、午時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痹病的發生。病後調攝護理方面,更需做好防寒保暖等預防工作;應保護病變肢體,提防跌撲等以免受傷;視病情適當對患處進行熱熨、冷敷等,可配合針灸、推拿等進行治療;鼓勵和幫助患者對病變肢體進行功能鍛煉,有助痹病康復。

結語:不同種痹病症狀還有不同種治療方法,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分證論治。因痹病主要是由正氣不足,外邪入侵造成,所以在治療上面還是講究祛邪活絡的原則。如果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服用姜湯也能有效預防弊病。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