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多為氣虛下陷, 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幹結, 均可以出現脫肛。 治以補益中氣, 升提下陷。 藥用炙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胡、當歸、陳皮。 便秘加熟軍;有熱加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 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 病久加足三裡。
治脫肛方:
1.參麥芩連歸地湯
組成:沙參5克, 麥冬12克, 黃芩10克, 黃連5克, 當歸6克, 生地15克, 枳殼6克, 厚樸9克, 烏梅9克, 白芍9克。 功效:清熱涼血, 利肛收斂。
主治:肺熱氣虛之脫肛。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2.收肛散
組成:五倍子9克, 炒浮萍草9克, 龍骨9克, 木賊草9大象。
功效:收澀固脫。
主治:肛門直腸粘膜脫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細末, 乾擦或麻油調敷。
3.提肛湯
組成:黃芪15克, 升麻5克, 當歸10克, 枳殼10克, 炒淮山藥15克, 沙參15克, 麥冬10克, 烏梅15克, 白芍15克。 功效:升陽舉陷, 益氣滋陰。
主治:小兒脫肛。
加減:若小兒滑瀉不禁, 可加煨訶子10克;炙粟殼5克, 以清之;若久瀉虛寒甚者, 可加良薑3克, 附片5克溫補中陽。 本方為自擬方, 臨床運用30餘年, 有效率達96%。
用法:日1劑, 水煎, 分早、中、晚服。
4.脫肛液
組成:明礬6克, 鹽酸普魯卡因2克, 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腸收澀。
主治:直腸脫垂。
用法:注射于直腸周圍或直腸粘膜層與肌層之間。
5.益氣升陽湯
組成:黃芪15克, 當歸10克, 黨參15克, 白術10克, 柴胡10克, 生麻10克, 炙甘草10克, 樗樹皮10克, 陳皮10克, 罌粟殼10克。
功效:益氣升陽。
主治:脫肛。
用法:每日1劑, 水煎3次分服。
物理性療法:
1.用-196度的液態氮通過探頭與痔塊接觸2--3分鐘, 是凍結的痔塊壞死脫落。
2.鐳射點射痔塊, 7--10天脫落, 黏膜癒合。
手術治療:
適用於非手術治療無效時, 痔塊脫出比較嚴重者。
1.結紮法和膠圈套紮發, 適用於較小和孤立的痔塊。
2.痔核切除:適用於較大孤立的出血性痔。
3.痔環行切除術:適用於嚴重的環行痔。 可將痔依次性切除, 但創面大, 術後感染機會多, 慎用。
4.外痔血栓取出術:適用於血栓性外痔引起的劇痛者。
以上就是關於“治療脫肛的中藥偏方是什麼”的介紹, 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可以讓人們更好的治療脫肛, 脫肛患者還要多吃蔬菜水果,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保持肛門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