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潰瘍的症狀表現很是明顯,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並不清楚它的病因, 但是我們知道它的症狀是由很多的原因造成的, 對於它的治療我們一般都是西醫的治療方法。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下肢潰瘍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
下肢潰瘍疾病原因
潰瘍切除植皮術需在控制濕疹、感染等併發症後才能施行, 但手術損傷大, 有植皮不易成活之弊, 且早期潰瘍不宜手術, 而晚期的頑固性潰瘍, 小腿幾乎全呈褐紫色, 下1/2全部發硬、腫脹, 皮薄光亮, 潰瘍肉芽灰白, 瘡底白滑, 周邊硬痂較厚, 也不適宜手術。
目前除了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仍採用高位結紮和去除曲張靜脈的方法治療並取得良好效果外, 針對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而設計的旨在矯正深靜脈倒流的各種深靜脈瓣膜重建術, 無論是管壁外的還是管腔內的成形術和代瓣術, 都存在著理論和實踐上的缺點, 其遠期效果值得進一步考察。
缺血性潰瘍包括動脈硬化閉塞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所致的潰瘍。 此類潰瘍多發生在趾端, 在出現潰瘍前的最早症狀是間歇性跛行, 這卻偏偏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 很多患者不能及時診治, 往往是待病情發展到在休息時也出現難以緩解的疼痛(靜息痛)後才到醫院就診, 此時肢體缺血更為明顯, 很容易發展為足趾壞疽、破潰。
一旦出現破潰則疼痛更加劇烈, 患者常常是徹夜不眠, 抱膝而坐。 這種潰瘍是由於供血嚴重不足, 使得肢端缺血、壞死所致, 所以“截肢率”很高。 治療的目的是改善缺血狀況。
下肢潰瘍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 是1924年由Buerger提出的。 其病理表現為非化膿性全動脈炎或全靜脈炎。 並伴有受累血管的血栓形成。 以下肢中小動脈及肢體淺表靜脈炎多見, 呈節段性分佈, 週期性發作, 最終因嚴重的肢體缺血, 營養障礙而發生肢體壞疽。
(1)先將患處用淡鹽水或濃茶水洗乾淨, 將豆腐渣敷患處, 每天換一次, 治下肢潰瘍。
(2)綿白糖粉撒於創口處, 用紗布包紮。 5-7天更換一次, 可治褥瘡, 下肢潰瘍。
(3)烏賊骨研粉外敷患處,
(4)割菠蘿蜜樹皮, 取流出的液汁塗之, 一日兩次, 治下肢潰瘍。
(5)南瓜瓤搗爛敷傷口, 或曬乾研粉撒患處, 治下肢潰瘍。
(6)用料:活地龍100克, 白糖30克。 制法:將地龍洗淨, 放入碗中, 加白糖, 待地龍化成液體, 過濾, 再加適量黃連素, 高壓消毒。 用法:將藥液塗在患處。 每天兩次。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方劑治療下肢潰瘍疾有了一定的瞭解, 對於治療下肢潰瘍疾的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辯證施治, 最好是發現症狀及時的治療。 以上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幫助到有這類症狀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