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長期服用精神藥物獲益更多還是傷害更大?

近期 BMJ 雜誌發表一篇文章就長期服用精神病藥物的利弊展開激烈討論。 丹麥哥本哈根北歐科克倫中心的 Peter 教授認為, 人們應該停止使用大部分的精神藥物, 因為這些藥物對身體有害, 他質疑現有的研究設計低估了精神藥物的副作用, 卻誇大了其治療作用。 但是, Allan 教授和 John 教授並不同意這個觀點, 他們認為目前研究結果支持精神藥物的長期使用。
肯定:Peter 教授在西方, 精神藥物的使用是人們死亡的原因之一, 65 歲以上人群中, 每年有超過 50 萬的人因為精神藥物死亡, 詳見下文。 精神藥物的治療作用需進行嚴謹證明,

但是這些研究很少。
誇大治療作用而對致死輕描淡寫研究者設計的隨機對照研究沒有恰當的評估藥物的影響。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有偏倚, 因為這些研究中患者已經服用了其他藥物。 這些患者是經過洗脫期後隨機分配到安慰劑組的, 「突然停藥」通常會有戒斷症狀。
這個設計誇大了藥物的治療作用, 增大了安慰劑組的副作用, 這樣導致了研究中服用安慰劑的精神障礙患者自殺。 對自殺的漏報, 是工業基金會的另一個問題。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對 10 萬患者進行了薈萃分析, 基於這些隨機對照研究, Peter 估計服用抗抑鬱藥的患者自殺率是 FDA 報導資料的 15 倍。
評估死亡總數對於抗精神病藥物來說, Peter 教授的薈萃分析使用的是癡呆患者的安慰劑控制研究,
因為他們在參與研究之前服用精神藥物的可能最小。 結果發現, 治療組的絕對死亡率是 1%。
芬蘭人進行的佇列研究中, 精神障礙患者的死亡率 -- 和所有其他類似研究都支持一個觀點, 那就是抗精神病藥物的死亡率更低, 這是不可靠的。 那些沒有服藥的患者死亡率是很高的, 並且與其他芬蘭研究資料不相符, 並且有 64% 的死亡沒有計入統計。
一項佇列研究對 65 歲以上的患者進行了分析, 使用的是自身前後對照的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 這些患者服用抗抑鬱藥一年時, 死亡率是 3.6%, 比沒有服用抗抑鬱藥時的死亡率高。
Peter 使用了丹麥的方劑統計, 評估因為三類藥而死亡的人數。 因為藥量減少而導致的死亡,
是服用精神藥物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在老年人中尤為普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