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又名土鼓藤、土楓藤、百腳蜈蚣, 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莖、葉, 每年秋季採收, 曬乾即可入藥。 其性涼, 味苦, 入肝、脾二經。 含有常春藤苷、鞣質、樹脂、肌醇、胡蘿蔔素、糖類等, 具有祛風、利濕、平肝、解毒的功效, 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肝炎、頭暈、口眼歪斜、衄血、目翳、癰疽腫毒等症。 《本草再新》載常春藤 “治肝鬱, 補脾利濕, 祛風滑痰, 通行經絡, 行血活血, 並能理氣。 ”《分類草藥性》載其:“治筋骨疼痛, 風濕麻木, 泡酒服。 能洗瘡毒。 ”
常春藤可煎湯內服, 常用量為3~9克, 亦可浸酒或搗汁, 還可外用, 多煎湯熏洗或搗爛敷於患處。 治肝炎:常春藤、敗醬草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