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跟老公Mike許結婚多年一如既往地甜蜜羨煞旁人, 但是剛開始交往時小S十分明確跟姐妹們說過絕對不會跟Mike結婚。 在小S自傳《小S懷孕日記》裡有這麼一段話:後來認識了MIKE(我老公)。 姊妹們問我:“他不錯耶, 你會跟他交往嗎?”我說:“我‘絕對不’跟愛去夜店和愛穿緊身衣的男生在一起!”
這語氣是不是很熟悉?當閨蜜們慫恿跟誰誰在一起試試啊, 是不是也曾經如此理直氣壯地說“才不”“他又不是我的菜”“我絕對不會看上他的”, 似乎丘比特聽見了要故意懲罰, 竟然真的把箭射過來, 讓當時充滿幻想說著的“我以後的男朋友要高大威猛,
很不浪漫的科學家說戀愛是一種情緒的化學作用, 人們選擇伴侶偏愛那些性格、愛好和說話方式像父母或者是童年時期親近的人。 或許不浪漫的科學家真的說到點子上了。 理想型的範本到底是怎麼來的, 沒有人能一下說上來, 只是被問到的時候想了想就把要求一項項列出來了, 換句話說就是不清楚產生這些具體條件的來源是出自何處。 很可能這些條件有些是從喜歡的電視劇裡依照男女主角的行為總結出來的,
即使與理想型交往就能戀情順利麼?未必, 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 他也許能與你一起評論書籍電影, 他擅長製造浪漫, 他對你癡情, 而在許多小事情上卻令你感到不快甚至失望。 激情逐漸消退, 有那麼些人磨合來磨合去還是覺得不合適。
而愛情最重要是合適。 經歷過生活的人才知道什麼樣的人最適合自己。 愛情不是依靠華麗的外表來維持的。 與你相伴一生的人或許不高大威猛, 沒有高富帥的品味, 可是他懂得體貼你,
更有趣的是, 當愛上一個人後你會以這個人的優點或所做的打動你的行為視作理想型的條件, 就像有句話說的“後來, 我喜歡的人都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