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 在丈夫的陪同下, 我到醫院做了人流術。 做完人流半年後, 我總覺得右小腹痛得要命, 我又去醫院做了B超等檢查, 發現右邊卵巢有一個6.8釐米×3.8釐米的巧克力囊腫, 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 醫生建議我做手術把囊腫去掉。 起初, 我猶豫著不肯做——我還沒有生育,
手術很成功, 醫生開了丹那唑膠囊讓我帶回家服用, 每天一粒。 我以為雨過天晴, 很快就能生育了。 可是, 有一天, 我在網上查到資料, 說患這個病引起的不孕率可高達40%, 病情嚴重者生育機會更小。 看了這份資料, 真像一盆冷水當頭潑下來, 全身涼了一半。
我暗下決心:決不做遇到困難就氣餒的人, 一定要想辦法, 不能被子宮內膜異位症這個疾病打敗。 後來得到醫生朋友的幫助, 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中醫方面, 主要採用活血通經、調理內分泌的方法。
半年以後, 西藥與中藥都停服了, 我在焦急、忐忑不安中等待著命運的啟示。 幾個月後的一天,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月經遲了十天還沒來。 當我把這事告訴醫生的時候, 醫生要我做驗孕測試。 等到結果出來, 醫生高興地告訴我, 我懷孕了!十個月後, 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戰勝了子宮內膜異位症, 產下一個3.5千克的健康男孩。
子宮內膜異位症首選腹腔鏡治療
子宮內膜是位於子宮腔內的黏膜層。 當子宮內膜不在其正常位置, 而出現於人體的其他部位時, 即稱子宮內膜異位症。 此病是一種由多因素造成的良性病變, 好發年齡是30~45歲, 發病率約10%。
手術治療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方法, 在直視下可以基本明確病灶範圍和性質, 治療效果較好。 對年輕的、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首選腹腔鏡治療, 術中吸出囊內容物, 行卵巢囊腫剔除, 術後常用藥物鞏固治療, 例如, 丹那唑、內美通等, 停藥後可受孕, 妊娠率約為60%, 但也有30%的復發率。
梁女士採取術後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等措施配合治療, 無疑值得其他患者借鑒。
相關文章:
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生育嗎?
人流、經期同房或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
頑固痛經女性慎防子宮內膜異位症
(以上內容僅授權家庭醫生線上獨家使用,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