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平肝息風法

證見頭目眩暈, 頭脹耳鳴, 煩躁易怒, 面紅目赤, 失眠多夢, 口苦咽幹, 尿黃便結。 舌質紅苔黃, 脈弦硬有力, 寸盛尺虛。 或見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 《內經》雲:“諸風掉眩, 皆屬於肝。 ”肝為風木之髒。 此證多因性情急躁, 惱怒太過, 或情志不遂, 憂思不解, 致肝失調達, 肝氣鬱結, 鬱而化火傷陰, 肝陰耗傷, 肝失所養, 肝陽上亢所致。 治宜平肝潛陽, 清熱息風, 方用平肝息風湯, 藥用石決明、鉤藤、黃芩、龍膽草、夏枯草、生地、麥冬、丹皮、白蒺藜、菊花、桑葉、蟬蛻、牛膝、代赭石、甘草。 手足麻木, 筋惕肉run(目+閏)者加地龍、白僵蠶、全蟲、木耳;心煩失眠者加龍骨、牡蠣、炒棗仁、柏子仁、五味子。

因憂鬱不解, 肝失調達, 鬱而化火, 致使肝陽上亢。 其頭目眩暈, 頭脹耳鳴, 肢體麻木, 語言現一過性不利, 口苦、咽幹、目赤, 心中煩躁, 小便赤, 大便幹結, 苔黃, 脈弦硬而數, 皆為其征。 方中石決明、鉤藤平肝潛陽, 清熱息風;黃芩、龍膽草、夏枯草、菊花、白蒺藜、蟬蛻清泄肝火, 平降肝陽;生地、麥冬、丹皮養陰生津, 清熱涼血;牛膝、代赭石鎮沖降逆, 引血下行;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相伍, 相得益彰, 故進藥數劑而收殊效, 諸證得以緩解。 繼加蟲蟻之屬以搜剔經絡, 息風止痙;黑木耳民間常用以祛風通絡, 解痙息風。 諸藥合用, 肝火得瀉, 肝陽得潛, 陰陽調和, 升降相因, 其證乃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