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升降散治內傷病

升降散本為治療溫疫而設, 治療伏氣溫病、外感溫病以及內傷病, 俱屬方劑的擴展應用。 當代醫家趙紹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僅治療溫病, 同時廣用於內傷雜病, 可謂善用升降散者。

趙紹琴教授在《溫病淺談》中指出:“火鬱當發。 發, 謂令其疏散也。 重在調其氣機, 可用升降散、梔子豉湯之類, 氣機輸轉則鬱開火散, 切忌寒涼滋膩升降散可宣全身之氣機, 使鬱熱多從大便而去。 其加減變化, 用於雜病亦效。 曾治一人, 女, 年32歲, 四末不溫, 心煩夢多, 面色花斑, 舌紅起刺, 苔膩脈弦澀, 曾服四逆湯, 附子用至兩餘不效。 改用升降散去大黃加荊芥炭、防風、蘇藿梗,

服二劑大便瀉下穢濁甚多, 服十餘劑四末轉溫, 面色花斑亦退。 ”

趙紹琴教授在《談火鬱證的治療及體會》(見《中醫雜誌》1980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清代醫家楊粟山制‘升降散’一方, 載於其所著之《傷寒溫疫條辨》一書中, 傳之于世, 啟迪後人。 其方雖為溫病而立, 然用治外感及雜病諸多火鬱之證, 亦頗為效驗。 本人治火鬱證每多師其法而加減化裁用之, 得心應手, 療效甚佳。 ”

早期治療內傷病見鬱而偏熱者, 喜用升降散加減, 或對證方中合用升降散方。 臨證較久, 發現升降散方使用不合適, 有使舌苔轉膩之弊。 究其原因, 與方中大黃傷脾有關。 其後, 筆者在內傷病中使用升降散, 每每在使用大黃或酒大黃時,

配用厚樸或炒萊菔子, 且大黃用量儘量偏小, 或者去大黃不用, 隨證加用炒萊菔子、瓜蔞仁、桃仁、枳實、厚樸等一二味或二三味, 雖於理不太恰和, 療效倒也滿意。

曾在皮膚科會診一銀屑病患者, 一派血熱見證, 屢用犀角地黃湯類方及大劑量清熱涼血解毒之品達數月之久, 熱象依然較甚, 且脾胃無損。 筆者認為熱為標象, 需要治熱之來源, 主張從鬱熱論治, 合用升降散, 且小劑治療。 雖然未被採納, 但至今深以為然。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