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酒治療中風療效好

這個中風的治療方法有很多, 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卻不知道這個藥酒治療中風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 那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中風的藥酒療法和中風的辨證施治, 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療法一

藥物組成:牛膝、秦艽、薏苡仁、獨活、制附子、五加皮、桂心、丹參、杜仲、酸棗仁、仙靈睥各30g, 天門冬細辛15g, 晚蠶沙(微炒)60g, 白酒1000ml。

製備方法:將前14味細末, 入布袋, 置容器中, 加人白酒, 密封, 浸泡7日後, 過濾去渣即得。

用法:口服, 不拘時, 每次溫服10至15ml, 常令酒氣相接為佳。

主治:婦人中風偏枯, 半身不遂,

頑麻不仁, 筋脈拘急, 不能運動。

療法二

藥物組成:獨活、肉桂、防風、制附子、牛膝各30g, 火麻仁(炒香)、川椒(炒出汗)各50g, 白酒1500ml。

製備方法:將前7味搗碎, 置容器中, 加入白酒, 密封, 浸泡7日(以藥力盡為度), 過濾去渣, 備用。

用法:口服, 每次溫服30~50ml, 每日飯前及臨睡前各服1次。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 骨節疼痛。

療法三

藥物組成:石楠、獨活各20g, 防風15g, 菌芋、制川烏、肉桂各9g, 制附子10g, 牛陳6g, 白酒750ml。

製備方法:將前八味搗碎, 置容器中, 加入白酒, 密封, 浸泡7日後, 過濾去渣, 即可眼用。

用法:口服, 每次服10~15ml, 日服2次。

主治:半身不遂, 筋脈拘攣, 肢體疼痛, 腰脊不能俯仰, 肚腹冷痛等。

中風的辨證施治

風痰瘀血、痹阻脈絡

證候: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舌強言蹇或不語, 偏身麻木, 頭暈目眩、舌質暗淡,

舌苔薄白或白膩, 脈弦滑。

治則:祛風、養血、活血、化痰通絡。

主方:大秦艽東加減。

方藥: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術、茯苓、黃芩、石膏、生地。

如年老體衰者, 加黃芪以益氣扶正。 如嘔逆痰盛、苔膩脈滑甚者, 去地黃, 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蠍等祛風痰, 通經絡。 無內熱者可去石膏、黃芩。

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證候: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舌強言蹇或不語, 偏身麻木, 腹脹, 便幹便秘, 頭暈目眩, 咳痰痰或痰多, 舌質暗紅或暗淡, 苔黃或黃膩, 脈弦滑或偏癱側弦滑而大。

治則:化痰通腑。

主方:星蔞承氣湯《驗方》加減。

方藥:膽南星、全瓜蔞、生大黃、芒硝。

如藥後大便通暢, 則腑氣通, 痰熱減, 病情有一定程度好轉。 本方使用硝黃劑量應視病情及體質而定,

一般控制在10~15克左右, 以大便通瀉、滌除痰熱積滯為度, 不可過量, 以免傷正。 腑氣通後應予清化痰熱、活血通絡藥, 如膽南星、全瓜蔞、丹參、赤芍、雞血藤。

如頭暈重, 可加鉤藤、菊花、珍珠母。 若舌質紅而煩躁不安, 徹夜不眠者, 屬痰熱內蘊而兼陰虛, 可選加鮮生地、沙參、麥冬、玄參、茯苓, 夜交藤等育陽安神之品, 但不宜過多, 否則有礙於滌除痰熱。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後, 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是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和相關的瞭解了吧!這個中風的藥酒療法是比較不錯的。 感興趣的朋友完全可以試試以上的配方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