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大多數藥物都具有引起藥疹的可能性, 其中包括中草藥物, 但以抗原性較強者引起的最多。 常見者為抗生素類多為青黴素, 血清製品, 痢特靈, 水楊酸鹽, 磺胺, 普魯卡因等。 此外, 對患有先天過敏性疾病的機體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 發生藥疹的危險性比較大。
檢查
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全項。
症狀
蕁麻疹型藥疹 較常見。 多由第Ⅰ型及第Ⅲ型, 偶由第Ⅱ型變態反應所引起。
1.引發藥物 多為青黴素, 血清製品, 痢特靈, 水楊酸鹽, 磺胺, 普魯卡因等。
2.臨床表現 與急性蕁麻疹相似。 也可有高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血管性水腫、蛋白尿等血清病樣綜合征樣表現,
治療
1、對症及支持療法 對重型藥疹的治療原則為及時搶救, 儘早收入院治療。
2、病因治療 盡可能明確病因, 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藥物, 並終身禁用。 鼓勵病人多飲水或輸液以加速藥物自體內的排出。
3、對輕型藥疹的治療 一般於停藥後2~7天皮損即可消退。 若全身症狀明顯時, 可口服相當於強的松20~40mg/d, 皮疹消退後即可停藥或減量。 有繼發感染時給與全身性抗生素治療。 局部可用單純撲粉或爐甘石洗劑以止癢消炎, 有糜爛滲液時可用濕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