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軟下疳的病因是什麼呢

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桿菌經性接觸傳染而引起的一種感染性疾病。 感染後潛伏期1~10天, 平均4~5天。 臨床上以多發性、疼痛性陰部潰瘍, 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化膿及破潰為特徵。 那麼軟下疳的病因是什麼呢?

發病原因

杜克雷嗜血桿菌屬嗜血桿菌屬, 為革蘭陰性短桿菌, 兩端鈍圓, 長1~1.5μm, 寬0.5~0.6μm。 菌體兩端常相互連接呈鏈狀排列, 多條鏈平行, 呈魚群樣。 該菌無鞭毛、芽孢或莢膜, 不能運動。 此菌為兼性厭氧菌。 該菌的氧化還原酶系統不完備, 其生長雖不需要V因數, 但需要氯高鐵血紅素即X因數, 人工培養時必須供給新鮮血液才能生長,

故名為嗜血桿菌。 該菌具有硝酸鹽還原酶, 可使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氧化酶試驗和鹼性磷酸酶試驗陽性, 過氧化氫酶試驗和卟啉試驗陰性。 杜克雷嗜血桿菌對熱敏感, 在65℃便很快死亡, 用煮沸消毒法則可達到殺菌目的。

發病機制

軟下疳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在性接觸過程中杜克雷嗜血桿菌可以從微小的表皮破損處進入, 使局部皮膚和組織引起感染, 與此同時經淋巴管引流到腹股溝淋巴結。 機體在清除軟下疳病灶中杜克雷桿菌時, 有多形核白細胞參與。 補體可能參與了殺滅血清中的杜克雷菌, 這個過程主要是依賴於抗體, 補體起到增強抗體的作用。 人類可以重複感染杜克雷菌,

很明顯不存在完全保護性免疫。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 人們將軟下疳與梅毒混為一談。 1842年, 法國學者Basserau首次將這兩種疾病區分開來。 1859年, Rollert報告了軟下疳與梅毒硬下疳並存的混合下疳。 1889年, 細菌學家Ducrey發現了本病的病原體為嗜血桿菌。 Unna描述了軟下疳潰瘍的組織學改變, 並在損害中發現了致病菌。 1901年, Albritton應用Himmel培養基首次分離出Ducrey嗜血桿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