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新生兒哭聲如貓叫警惕敗血症 敗血症怎麼治

新生兒敗血症屬於慢性疾病, 這樣的疾病發病率不高, 可是危害性是相當的大, 有著比較高的死亡率, 在出現新生兒敗血症疾病的時候我們要及早發現及早的做好治療,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新生兒敗血症的症狀表現。

新生兒敗血症的症狀表現:

體溫不升、手足發涼:是指新生兒測體溫時在35。 5℃以下。 平時小兒手足溫暖, 敗血症時小兒手足發冷。

哭聲低微如“貓叫”:敗血症的孩子常不哭鬧, 或只哭幾聲就不哭了, 而且哭聲低微。

吃奶減少、吸吮無力:新生兒吃奶明顯減少, 似乎不知饑餓, 吮乳時間短且無力。

全身軟弱、四肢少動:本來新生兒屈肌張力高, 四肢屈曲, 或不停地活動, 小手會緊緊抓住你的手指;而敗血症的孩子四肢及全身軟弱, 你拉他的上肢, 也無明顯的屈曲反應, 你鬆手, 他的上肢會自然墜落下來, 手也不會抓緊你的手指, 而且四肢很少活動。

反應低下、昏昏欲睡:正常新生兒在受到刺激時可做出適當反應, 如驚醒、注視、微笑等;而敗血症的小兒則表現為反應能力低下, 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黃疸不退或退而複現:正常生理性黃疸應該逐步消退, 新生兒敗血症時生理性黃疸持續不消退, 反而加劇, 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黃疸。 甚至併發黃疸可能是唯一表現。

局部或有感染病灶:敗血症的小兒可有局部感染灶,

如皮膚膿皰瘡或癤腫, 或臍部有膿性分泌物等, 敗血症的致病菌很可能是從這些病灶進入血液的。

免疫低下容易擴散:由於新生兒期, 尤其是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 免疫功能尚不成熟, 體內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 細菌容易在全身擴散, 當細菌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時, 則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使病情加重、兇險。

新生兒敗血症, 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基礎治療與對症治療

敗血症患者的體質差, 症狀重, 病情需持續一段時間, 故在應用特效抗菌治療的同時, 還需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能量合劑, 甚至小量多次給予人血白蛋白 (白蛋白), 血漿或新鮮全血以補充機體消耗, 供給能量, 加強營養, 支持器官功能,

及時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 保持酸堿平衡, 維持內環境穩定, 有休克, 中毒性心肌炎等嚴重毒血症表現時, 可予升壓藥, 強心藥及(或)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 高熱劇烈頭痛, 煩躁不安者可予退熱劑與鎮靜劑, 需加強護理, 注意防止繼發性口腔炎, 肺炎, 泌尿系感染及褥瘡等。

抗菌治療

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①及時應用針對性強的抗菌藥物是治療敗血症的關鍵, 在尚未獲得細菌學和藥敏結果的情況下, 要爭取時間, 先憑臨床經驗選擇用藥, 待結果回報後, 再結合臨床表現及前期治療反應予以調整。

②對病情危重者, 宜選取兩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三聯或四聯應用的必要性不大)。

③對致病菌應是殺滅, 而不是一時抑制, 故抗菌藥物的使用應足量,

開始時劑量應偏大, 分次靜脈點滴投予, 療效宜長, 一般3周以上, 或在體溫正常, 症狀消失後, 再繼續用藥數天, 有遷徙性病灶者, 除局部治療外, 全身用藥也應酌情延長。

對於新生兒敗血症的護理, 可採取以下方法:

按新生兒疾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供給足夠的營養和水份, 儘量母乳餵養, 對不能進食者, 可鼻飼或靜脈補液, 少時多次地輸全血或血漿, 注意輸液速度及藥物反應。

密切觀察病情, 注意體溫、呼吸、面色、神志有無變化、周身皮膚有無出血點及黃疸, 發現黃疸加重、煩躁、前囟飽滿、尖叫、抽搐等症狀, 但高度警惕化膿性腦膜炎、肺炎、DIC等併發症的發生, 應及時通知醫生, 早期治療。

每4小時測量體溫一次, 高熱者,

執行高熱護理常規。 體溫不升者, 應採取保暖措施。

準備採集血液標本, 送檢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以便有針對性地選擇有效抗生素。

遵醫囑聯合應用抗生素時, 應熟悉各種抗生素的性能、配伍禁忌及副作用。 合理使用, 以提高藥物的效價, 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做好臍部及皮膚護理, 病情較輕者每日溫水拭浴, 更換內衣。 如有小膿皰可有75%酒精消毒後, 用無菌針頭刺破, 拭去膿液, 塗上2%龍膽紫, 臍部感染者, 應每日換藥1—2次, 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 動作應輕柔, 防止皮膚、粘膜損傷。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