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尿毒癥血透為什麼需做動靜脈內瘺

尿毒癥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以前必須先建立一條血管通路。 所謂血管通路是指將血液從體內引出, 進入體外迴圈裝置再回到體內的途徑。 是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存患者的生命線。 建立和維持一個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先決條件。

血管通路一般分為臨時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兩種。 透析時血液在體外迴圈中的流量達到每分鐘250毫升, 而通常手臂靜脈內血流量僅數十毫升, 遠遠無法滿足透析的需要, 且靜脈管壁較纖薄, 不能耐受透析針頭的反復穿刺。 故臨時性血管通路需要將透析專用導管經皮穿刺入身體的大靜脈或動脈,

使其達到足夠的血流量, 以滿足血液透析的需要。

深靜脈穿刺的部位一般選用右側頸內靜脈、股靜脈和鎖骨下靜脈, 以右側頸內靜脈最為常用。 其特點為操作簡單、穿刺後即可使用、但導管維持時間短, 一般僅數周, 無法滿足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需要。 永久性血管通路則常選用前臂腕部的橈動脈和頭靜脈作自體動脈-靜脈吻合術(即內瘺成形術)。

即將患者一側腕部的橈動脈和頭靜脈相連接, 使動脈血長期直接衝擊進入靜脈管壁, 導致局部靜脈血壓升高、靜脈管壁增厚擴張, 數月後既可使頭靜脈獲得充足的血流量, 又可在靜脈血管壁上反復穿刺,

滿足長期血液透析的需要。

動靜脈內瘺解決了尿毒癥患者長期透析的血管通路問題, 是目前最為安全、最為經濟、且維持時間最長的血管通路。 但部分患者, 如高齡、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或動脈硬化患者, 特別是血管纖細、靜脈栓塞、反復穿刺致血管狹窄者, 動靜脈內瘺成形手術較為困難, 且手術效果較差。

作為血管通路的靜脈, 應當在結構和功能上成熟後後方可使用。 內瘺的成熟時間應人而已。 自體動靜脈內瘺直到其內徑足夠大, 能夠保證成功的穿刺、提供足夠的血流量時才算成熟,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1個月, 故最好在內瘺成形術後3-4個月再使用, 對於血管條件差的患者, 內瘺的成熟甚至需要長達半年時間。

所以, 對於事先選擇將來行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 應該提前行自體動靜脈內瘺手術。

對於可能需要行內瘺手術的患者, 應當注意保護其肢體靜脈。 如果根據預期透析開始的時間提前一年進行手術, 則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保證內瘺成熟。 而且, 一旦手術失敗, 還有進行另外血管通路的時間, 這樣可避免中心靜脈插管的使用。


相關連結:血液透析的護理

1、透析設備的準備
透析器是物質交換的場所, 最常用的是中空纖維型透析器。 中空纖維是由人工合成的半透膜, 空芯腔內供血液通過, 外為透析液。 血液透析機可控制透析液的流量及溫度、脫水量、血液的流量等, 並具有體外迴圈的各種監護系統。 護士應熟練掌握透析機的操作,

且注意在開機後各項指標達到穩定後才能開始進行透析。 透析設備還包括透析供水系統、透析管道和穿刺針、透析液的準備。 透析液可分為醋酸鹽和碳酸氫鹽兩類, 首先配製成濃縮35倍的透析液, 經機器稀釋後流入透析器。

2、透析藥品的準備
包括透析用藥(生理鹽水、肝素、5%的碳酸氫鈉)、急救用藥、高滲葡萄糖注射液、10%的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及透析液等。

3、病人的準備
主要是血管通路的準備, 如使用動靜脈內瘺, 應熟悉內瘺的穿刺和保護方法;如使用動靜脈外瘺, 應熟悉其使用方法, 並注意觀察到管有無滑脫、出血、栓塞、感染等情況的發生, 保持導管的清潔無菌。 另外, 透析病人的營養問題也很重要, 應注意補充蛋白質(攝入量為1、2~1、4g/(kg?d),

此外特別要控制攝入水量, 即透析間期病人的體重增長不能超過2、5kg。

4、心理護理
由於尿毒癥病人及家屬對血透療法很陌生, 容易產生恐懼, 心理壓力大, 因此應向病人及家屬介紹和解釋使其瞭解血透的必要性、方法及注意事項, 透析前應儘量消除病人的恐懼和緊張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