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6個技巧批評孩子不傷孩子自尊

寶寶不接受批評怎麼辦?學齡前兒童到了逆反期, 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是不接受的, 這可要怎麼辦呢?小編認為, 爸爸媽媽在孩子做錯事批評的時候是有技巧的哦。 只有正確的方法才會讓孩子接受批評, 今天小編就來教你幾招吧。

家長批評孩子的技巧

能不批評的就儘量不開口。 請數一數孩子一天在家中受到的指責和批評的次數。 如果超過了50次, 那孩子對批評的麻木就可想而知了。 忽視輕微的不良行為, 只關注重要的問題, 孩子才有可能聽得進去。

防止問題出現, 幫助孩子表現良好,

減少指責和批評。 如果要帶孩子出去做客, 帶上他喜歡的書籍和玩具, 避免孩子因為無聊而生事。 在孩子看電視節目時要他做事, 不如等節目結束後再要求, 這樣成功的幾率高很多。 當然, 孩子表現良好時, 要記得肯定他的行為, 孩子受到鼓舞, 會更願意表現良好。

批評孩子時儘量不要用“你”, 而是指出你所看到的。 例如“你把桌子弄得亂七八糟, 快收拾一下”變為“桌子上很亂, 需要收拾一下”;“你作業做的太慢了, 快點做”變為“還有10道題沒有作, 加快速度”。

儘量不要用“不”, 而是指出你期望孩子做到的。 例如“不要吵”改為“要等別人一句話講完再說”;“不要粗心大意”改為“注意數位和符號有沒有看錯”。

不要對孩子下結論, 而是就事論事。 例如“你就是不愛學習”改為“已經7點了,

作業還沒有開始做”;“你怎麼這樣不聽話”改為“我提醒兩遍了, 書包還是沒有整理”。

不要牽扯以前的事情, 只評價現在。 想想如果你的伴侶不停埋怨你上個月做錯的事情, 你會不會非常厭煩?如果我們這樣對孩子, 他心裡也是同樣感覺。

那麼, 家長批評孩子有哪些禁忌呢?

家長批評孩子的禁忌

不該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傷孩子自尊。 從根本上說, 武力懲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只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 使原本有可能繼續下去的學習中途擱淺;在父母的拳頭下, 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敗塗地, 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 甚至既而對所有的批評刀槍不入, 那可真是兩敗俱傷。 它的另一個直接後果是: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孩子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和他周圍的人——對暴力行為的模仿是輕而易舉的。 由於父母的壞榜樣, 孩子在獨立面對自己和小朋友的衝突時, 頭腦中的第一反應就是“先下手為強”。

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緒難以給孩子正確引導。 不是你的嗓門越高就越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聲調和結果往往成反比;並且大喊大叫使孩子絲毫感覺不到尊嚴的存在, 也把你的修養咆哮得無影無蹤。 如果大人孩子都發脾氣, 批評很有可能會升級為哭鬧和打罵, 教育的效果抵消為零。 而且孩子很快就會知道, 媽媽嘴上說“扔掉”, 但是手上卻沒有真正“扔掉”, 媽媽的威信也由此喪失。

喋喋不休:過濫的批評引來逆反。

如此絮叨、缺乏新鮮感的批評, 不能給孩子大腦以明顯的刺激, 說得越多, 孩子越會把這些話當成耳邊風。 而且, 別看孩子小, 對語言的領悟能力一點不差, “沒出息”、“佔有欲”一類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話很容易引起他們內心的反感, 明著或暗著和你對著幹, 身上的毛病很可能會有增無減。

同時, 家長批評孩子的次數也是有講究的哦。

家長批評孩子的次數

其實, 失敗是成功之母, 失敗可以積累經驗教訓。 許多家長在寶寶犯錯誤時, 總是大加譴責、恐嚇, 卻忘記了犯錯誤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家長們的批評是想阻止寶寶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這樣做常常會產生相反的作用。 孩子們或因害怕受責備而不敢冒險, 失去學習新技巧的熱情和膽量;或產生反叛心理。

而且, 過於頻繁的責備不僅讓孩子變得“皮”了, 對批評充耳不聞;在成長的歲月裡, 更會在他的心裡留下陰影, 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因此, 家長批評孩子, 不妨每天只說個一兩次, 不要逢事就說, 因為有的錯誤, 孩子可能馬上就能自己明白, 不說也罷。 而對於重大的錯誤, 在批評時也應該注意兩點。 一是冷處理。 即家長在批評孩子時, 不妨放低聲音, 或採取沉默, 這比高聲大喊要更有效果, 孩子反而會更緊張, 會感到“不自在”, 進而反省自己的錯誤。 第二是要趁熱打鐵。 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 昨天發生的事, 仿佛已經過了好些天了, 加上孩子天性好玩, 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 如果覺得孩子做的錯事必須批評, 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寶寶不接受批評怎麼辦?家長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孩子就會接受批評啦。

那麼別拖拉,馬上就說,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寶寶不接受批評怎麼辦?家長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孩子就會接受批評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