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
01 多疑 這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不好的心理品質, 可以說是友誼之樹的蛀蟲。 正如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多疑之心猶如蝙蝠, 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 這種心情是迷惑人的, 又是亂人心智的。 它能使你陷入迷惘, 混淆敵友, 從而破壞人的事業。 ”具有多疑心理的人, 往往先在主觀上設定他人對自己不滿, 然後在生活中尋找證據。 帶著以鄰為壑的心理, 必然把無中生有的事實強加於人, 甚至把別人的善意曲解為惡意。 這是一種狹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據的一種盲目想像。
02 自卑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
03 自負 只關心個人的需要, 強調自己的感受, 在人際交往中表現為目中無人。 與同伴相聚, 不高興時會不分場合地亂發脾氣, 高興時則海闊天空、手舞足蹈講個痛快, 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情緒和別人的態度。 另外, 在對自己與別人的關係上, 過高地估計了彼此的親密度,
04 忌妒 西班牙作家賽萬斯指出:“忌妒者總是用望遠鏡觀察一切, 在望遠鏡中, 小物體變大, 矮個子變成巨人, 疑點變成事實。 ”忌妒是對與自己有聯繫的、而強過自己的人的一種不服、不悅、失落、仇視, 甚至帶有某種破壞性的危險情感, 是通過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 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 當看到與自己有某種聯繫的人取得了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成績, 便產生一種忌恨心理;當對方面臨或陷入災難時, 就隔岸觀火, 幸災樂禍。 甚至借助造謠、中傷、刁難、穿小鞋等手段貶低他人, 安慰自己。 正如黑格爾所說:“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 便儘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
05 干涉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人人需要一個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間。 同樣, 人人也需要有一個自我的心理空間。 再親密的朋友, 也有個人的內心隱秘, 有一個願向他人坦露的內心世界。 有的人在相處中, 偏偏喜歡詢問、打聽, 傳播他人的私事, 這種人熱衷於探聽人的情況, 並不一定有什麼實際目的, 僅僅是以刺探別人隱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層次的心理滿足而已。
06 羞怯 羞怯心理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種心理。
07 敵視 這是交際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心理障礙。 這種人總是以仇視的目光對待別人。 這種心理或許來自童年時期的家庭環境, 由於受到虐待從而使他產生別人仇視我, 我仇視一切人的心理。 對不如自己的人以不寬容表示敵視;對比自己厲害的人用敢怒不敢言的方式表示敵視;對處境與己類似的人則用攻擊、中傷的方式表示敵視。 使周圍的人隨時有遭受其傷害的危險, 而不願與之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