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因母親對胎兒的血小板發生免疫作用而引起的, 其發生率約占新生兒的1/5000, 如將無症狀的亞臨床型包含在內則發生率還要更高。
發病機制
新生兒常會伴有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數合成障礙, 但一般血小板計數在正常範圍以內, 新生兒期的血小板減少症常在伴有膿血症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早產兒中發生, 但也可在正常嬰兒中見到。 某些患兒母親的血小板缺乏PLA-1抗原, 而在正常人群中此概率僅約為1﹪。 這樣的母親一旦懷有PLA-1抗原陽性的胎兒, 便會使母體產生對應此種抗原的抗體,
表現特點
臨床觀察發現, 約有半數的患兒為第一胎即起病, 這與Rh不合引起的幼紅細胞增多症不同, 後者第一胎即發病者罕見。 在同一家庭中, 可出現多例兒童先後發病的情況。 患兒于出生後數小時內即出現散在性的瘀點和瘀斑, 常遍及全身, 這需與分娩外傷所致的皮下出血相鑒別。 患兒偶可發生胃腸道或泌尿道的嚴重出血, 但顱內出血很少見。 多數患兒出生後的第一周即可有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