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脂溢性皮炎的中西醫用藥指導

臨床表現

1.基本損害為黃紅色斑片, 伴油膩性鱗屑和結痂, 有不同程度的癢感。

2.常分佈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 如頭皮、面、背、腋窩、會陰等處, 可泛發全身。

3.隨部位不同, 表現也不同。 如在眉、鼻翼、外耳等處, 重者常覆以黃色厚痂;皺襞多摩擦部位, 常伴有糜爛、滲出;軀幹部為不規則色素輕度減退, 或淺黃紅色圓形或橢圓形斑片, 邊界清楚, 覆以糠秕樣鱗屑。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內服藥治療:維生素B2、n6或複合維生素B;瘙癢甚者可給予抗組胺藥;病情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質激素, 如強的松30mg, 每日分次口服。 還可應用四環素或紅黴素0.25g,

每口4次。

(2)外用藥治療:硫黃製劑和皮質激素霜劑或軟膏。 頭皮損害可用煤焦油製劑, 如澤它洗劑;還可用2%酮康唑洗劑(采樂)。

2.中醫藥治療

(1)風熱血燥:皮損以於性為主, 基底微紅, 上覆粉末狀鱗屑, 舌紅、苔薄, 脈弦細。

治法:散風清熱, 養血潤燥。

(2)腸胃濕熱:皮損以濕性為主, 多為紅斑、糜爛、滲出、油膩性厚痂, 舌質紅、苔黃膩, 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濕通腑。

預防與調養:多食新蘚蔬菜、水果, 少食油膩食品及甜食, 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食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