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中藥輸液常見不良反應

對於口服藥來說, 人體的胃腸道就是一個天然屏障。 有毒物質在人體胃腸道時就可能引起人體感覺得到的不適反應, 從而使人們有充足的時間採取應對措施, 況且很多有毒成分胃腸道是不吸收的, 這樣的成分口服則不產生毒性。 而藥物一旦進入了靜脈之後, 很快被運送到人體的各個部位, 包括大腦中樞神經系統, 有毒物質立即就能發作產生致命的急性毒性反應。 它們最後的出路也只有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 一旦超過了肝、腎解毒排毒能力, 就有可能產生慢性蓄積中毒。

所以, 喝中藥湯(包括中藥口服液)相對安全,

靜脈注射則要慎之又慎!

中藥針劑常見不良反應及對策:

(1)疼痛

出現在靜滴後或者靜滴過程中, 注射部位或者沿靜脈走向部位可能出現疼痛, 大部分的疼痛如針刺樣疼痛。

對策:首先要請護士查看, 排除是否因護士操作不當所致(如穿刺失敗, 針頭緊貼血管壁等), 患者所出現的疼痛與靜滴10%的氯化鉀所出現的疼痛相似, 一般在調慢滴速後可以緩解。 在調慢滴速後不能緩解者, 可以一邊靜滴, 一邊用熱水袋(或者熱毛巾)熱敷痛處, 基本可以緩解。 如經過上面處理。 疼痛未能緩解, 可請求醫生更改醫囑換藥。

(2)發熱

發熱常發生在藥物輸注30分鐘之後。

對策:減慢滴速, 或者停止靜滴, 給予抗過敏藥和退熱藥,

並採用物理降溫, 給患者多飲水;做好鑒別診斷工作, 若患者的發燒不屬於不良反應, 而是屬於輸液反應, 應保留剩餘藥液送檢。

${FDPageBreak}

(3)噁心嘔吐

對策:減慢滴速, 必要時可以停止輸液。 根據醫囑使用止吐藥, 如胃複安10毫克肌注。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以免嘔吐物進入呼吸道。

(4)靜脈炎。

對策:減慢滴速, 如果沒有緩解, 可以考慮換藥。

(5)過敏反應。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 也是對機體危害最大的反應。 一般在用藥後3~30分鐘內出現, 表現為氣短、胸悶、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煩躁不安、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如肌注柴胡注射液完畢, 感覺頭昏、胸悶、氣促、心慌、煩躁, 1分鐘後, 意識不清, 呼之不應, 面色蒼白, 皮膚濕冷, 脈搏及血壓均測不到, 呼吸急促。 靜滴丹參注射液15分鐘時感覺胸悶、心慌、喉頭堵塞、呼吸困難逐漸加重、肢冷、煩躁、口唇紫紺。

對策:發生各種過敏反應都應立即停藥。 對於速髮型過敏性休克, 可注射腎上腺素搶救, 必要時注射地塞米松。 對於過敏性藥疹則可給予抗過敏藥物, 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撲爾敏)以及潑尼松(強的松)等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