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
銀屑病辨證分型如下:
(1)血熱風燥證 多見於本病進行期, 皮損不斷增多, 顏色?紅, 點狀出血明顯, 鱗屑增厚, 瘙癢。 伴有怕熱, 大便幹結, 小溲黃赤, 舌紅苔黃, 脈象滑數。 治宜散風清熱, 涼血潤燥法。 方選克銀一方化裁。 藥用:土茯苓30g, 忍冬藤15g, 北豆根10g, 草河車30g, 板藍根15g, 白鮮皮15g, 威靈仙10g, 生甘草6g。 水煎服, 每日1劑。
(2)血虛風燥證 多見於本病靜止期及消退期, 皮損不再擴大, 或僅有少數新發皮疹。 皮膚乾燥, 皮損皸裂疼痛。 可伴有頭暈眼花, 面色發白, 舌淡苔薄, 脈象濡細。 治宜養血潤燥, 祛風清熱法。 方選克銀二方化裁。 藥用:生地30g,
(3)血瘀阻絡證 病程較長, 反復發作, 多年不愈, 皮損紫暗或有色素沉著, 鱗屑較厚, 或伴有關節活動不利, 舌暗有瘀斑, 脈象細澀。 治宜活血化瘀, 祛風潤燥法。 方選血府逐瘀湯化裁。 藥用:桃仁10g, 紅花10g, 赤芍15g, 當歸15g, 生槐花20g, 丹參30g, 枳實10 g, 桔梗6g, 川牛膝15g, 紫草10g, 生甘草6g。 水煎服, 每日1劑。
服藥期間宜保暖, 避風寒;忌羊肉、煙、酒等辛燥之品;減少熱水燙洗;不濫用外塗藥物。
銀屑病西醫治療方法
1外用藥物治療;
2內用藥物治療(1)維生素類;(2)維甲酸類;(3)皮質類固醇激素;(4)免疫抑制劑;(5)免疫調節劑;(6)抗生素治療;(7)其他。
3物理療法;
4皮損內注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