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針灸除口臭 針灸學習勿入兩大誤區

口臭是指口內出氣臭穢的一種症狀。 口臭的形成大多是由身體毒素長期累積形成的, 因此消除口臭需要從根本上對身體進行調理才可根除, 切不可急於求成用一些對腸胃刺激較大的藥物。 今天主要介紹中醫針灸方法治口臭。

中醫針灸治口臭:

選用善清各種內熱的勞宮穴為主, 配太沖、內庭針刺治療口臭能夠受到滿意的療效。 於一側手掌屈指握掌時, 在掌心橫紋中, 第三掌骨的橈側, 中指指尖點到處取勞宮穴。 在足背側, 當第一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太沖;足背第二、三趾間縫紋端取內庭。

常規消毒後毫針直刺0.8寸, 施以提插撚轉瀉法, 留針20分鐘後搖大針眼緩慢起針並於針眼部擠出鮮血10餘滴, 再常規碘酒消毒治療完畢。 左右側隔日交替針刺, 五次一療程。 注意施術後當天針刺處禁濕水及接觸不潔之物防止感染。 勞宮穴為手厥陰心包經輸穴、滎穴;五行中屬火。 滎主身熱, 心開竅於舌, 心包行使心令。 針刺勞宮穴, 再配以足厥陰肝經輸(土)、原穴太沖;足陽明胃經的滎穴內庭, 共同起到清心、疏肝、和胃的作用, 達到中醫學治病求源的效果。 對於因牙齒疾病、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肺結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療者而引發的口臭有一定效果。

中醫針灸學習的兩大誤區

關於得氣的認識誤區

現在將酸麻脹視為得氣已經成為很多針灸師揮之不去的基本概念,

而實際上將酸麻脹視為得氣最早始於清代的一本不出名的針灸著作, 具體書名記不清了。 在宋代與明代的針灸書中一直以針下如魚吞勾為得氣。 在《內經》裡將氣至定義為患者脈象的改變。 因此我個人觀點針灸不必在乎患者的感覺, 只要專注於自己針下的變化和患者脈象的變化便可。 我在臨床中亦反復驗證, 得出的結論是無論患者是否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只要醫者手下有如魚吞勾的得氣感便必然有療效, 當然在很多情況下醫者手下有了如魚吞勾的氣感同時患者也有了酸麻脹的感覺。

關於留針時間的認識誤區

現在針灸都需要留針半小時, 甚至有留針時間更長的,

不防看看古代的針灸著作, 《針灸甲乙經》對每個穴位留針時間的記載均是留幾呼(一般為1--10個呼吸不等), 再看後世的針灸書, 對穴位留針均記載為留幾呼, 幾呼便是幾個呼吸, 十個呼吸最多也就大半分鐘, 因此針灸在古代是不留針。 雖然在《靈樞。 九針十二原》補瀉手法中對補法雖要求“靜以久留”但同時也要求“持針勿置”(置即放置), 即要求醫者在針灸過程中要求手不能放下針, 半個小時不放針是做不到的, 因此在古代針灸中久留最多也就一分鐘。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