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肺疾病是以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肺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病變, 以漸進性勞力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彌漫性浸潤陰影、限制性通氣障礙、彌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為臨床表現的不同類疾病構成的臨床-病理綜合症, 包括了100多種疾病, 到目前為止, 對於它的分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的認識尚未完全一致。 該病至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間質性肺炎治療用藥主要治療藥物為糖皮質激素, 療效較差, 且毒副作用較多。
臨床研究, 發現本病以結締組織疾病、肺結核、細菌、病毒、慢阻肺、放療、化療藥物等為主要致病的因素,
其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1、長期服用, 患者肺功能改善, VC增加, 胸片、CT片可見肺泡、肺間質炎症吸收, 纖維化程度減輕。
2、可減少及停用糖皮質激素。 同時服用者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3、肺循環及心電圖改善。
4、長期服用無發現毒副作用, 且口感較好。
5、臨床症狀改善明顯, 乾咳、胸痛、胸悶、咽部阻塞感及肺部羅音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