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常在感冒後合併上呼吸道沾染時發病, 部分檢討多有鼓膜充血, 渾濁呈毛玻璃狀, 失去畸形光澤。 鼓室積液後鼓膜常呈淡黃色、橙紅色、琥珀色、乳白色或灰白色。 積液多時可見鼓膜有液平面, 凹面向上, 有時可見氣泡。 積液多時鼓膜外突, 運動受限, 鼓膜穿刺可抽出液體。
耳鼻喉醫院專家提示家長, 假如家裡的孩子患了小兒慢性中耳炎, 應當及早帶往病院救治, 那麼為什麼孩子易患中耳炎呢?重要有以下多少項起因:
(1)小兒咽鼓管地位低、平, 管腔短、粗, 臥位吸乳易嗆咳, 使乳汁誤入中耳;
(2)咽鼓管軟骨部較纖弱, 不能自行開放;
(3)中耳免疫體系發育尚未完美;
(4)扁桃體感染後水腫、增生, 易梗塞咽鼓管咽部啟齒;
(5)腺樣體記憶體留細菌跟病毒, 可直接或間接引起中耳感染;
(6)乳突氣房發育不全, 空氣貯備量不足;
(7)2歲以下幼兒常有間質或內芽組織, 呈活瓣樣梗阻耳咽管;
(8)小兒易患鼻部及上呼吸道疾病, 影響咽鼓管功效;
(9)小兒中樞神經正處在發育階段, 調節性能較差, 免疫力低下, 易患上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