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沒有以最好的方式產生時, 借助外力的因素尋找, 不失為一個途徑。 像有句放之四海皆准的話:“條條道路通羅馬”, 愛情的幸福也一樣, 是你選擇哪種方式, 找到自己的幸福是真正的目的。 是其中的一個方式而已。 “邂逅”戀愛;用“相親”結婚也許是一種比較理智的生活狀態。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多半年, 終於我有了第一次相親的經歷, 失敗告終。 後來第二次、第三次……其中跟兩個男人接觸過, 第一位斷斷續續的有一年吧, 其中插了第二位, 有三四個月, 但現在都結束了。
我今年25歲, 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做了一名教師,
剛開始的時候都是我的父母在把關在先, 如果有人給介紹, 父母先衡量一下對方的硬體條件(工作、家庭、經濟實力啊等等), 如果這些不能過關就直接過濾掉, 根本問都不問我, 我也被剝奪了發言的權利。
記得當時有人介紹了一位醫生, 父親說醫生這職業得值班, 值班就有說道了, 當時就把人家給判了一個死刑。 我跟父親說, 幹什麼還得看人品嘛, 要不就看看。 父親立刻就沉著個臉說:“看什麼看, 有什麼好看的, 都說不行了, 還看什麼!”我當時就無語了, 我要是堅持意見的話肯定會引發一場家庭戰爭, 因為在家庭中父親就是權威, 同時我也很傷心,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多半年, 終於我有了第一次相親的經歷, 失敗告終。 後來第二次、第三次……其中跟兩個男人接觸過, 第一位斷斷續續的有一年吧, 其中插了第二位, 有三四個月, 但現在都結束了。 直到現在我也沒有一個固定的男朋友, 媽媽非常著急, 大概是想著女兒這麼大了那一撇還沒著落。 我能感覺到他們開始亂了分寸。 之前的百般要求不見了, 也是他們怕耽誤我擔責任, 現在有人給我介紹對象的時候, 他們先問我的意見, 接著就是讓我自己拿主意。 現在掛在他們嘴邊的是:是你找物件, 我們的意見只是參考。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 心態要開始平和, 慢慢得能客觀、淡定的對待相親。 在相親時不要急於下定論, 只要不是讓你非常反感的相親對象。 可以多與對方進行接觸, 多瞭解對方, 這樣的話, 才不會只看到對方的表面, 而無法真正的認識對方, 失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