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關專家在對部分銀屑病患者的常規治療中增加心理治療的方案, 並與一般的常規治療組進行對照, 結果表明, 前者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明顯高於後者, 而復發率明顯低於後者。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 是一種病因不明的且難治癒的以表皮過度增生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 有很高的發病率。 遺傳是銀屑病發病因素之一, 但環境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及某些藥物在銀屑病的發生、加重或復發中也起重要的作用。 隨著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因素對銀屑病發病和病程的影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國內有關專家在對部分銀屑病患者的常規治療中增加心理治療的方案, 並與一般的常規治療組進行對照, 結果表明, 前者的顯效率、總有效率均明顯高於後者, 而復發率明顯低於後者, 兩組資料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國外專家的研究證實, 40%的銀屑病皮損出現于患者情緒焦慮時, 且病情在焦慮時加重。 心理因素如緊張、情緒異常等促使皮膚感覺神經釋放P物質, 刺激角質形成和細胞增殖, 同時通過免疫系統異常加重和誘發銀屑病。 因此, 對銀屑病患者進行心理治療, 講解有關知識,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 減輕思想壓力, 改善心理狀態, 克服心理障礙,
銀屑病患者的心理治療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 建立友好的醫患關係。 醫生要同情患者, 與患者建立友善的關係, 注重溝通, 鼓勵患者暢所欲言, 充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並積極提出問題。 其二, 個體心理治療。 向患者詳細講解銀屑病的知識, 如流行病學現狀、發病因素、發病機理、疾病對機體的影響、治療的目的與現狀、目前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等, 讓患者能正確認識疾病的發生。 樹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改變錯誤觀點, 放棄要求根治的思想, 不亂求醫。 使患者和家屬明確該病無傳染性, 無需與親人隔離。 其三, 集體治療。 儘量讓患者相互交流、溝通, 從而消除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