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感時毒型口瘡
多發於外感後1~2天, 伴有外感症狀。 初起口腔黏膜局部充血、紅腫, 微痛, 舌尖或唇內出現栗粒樣小紅點或小皰疹, 12小時內皰疹潰破, 呈表淺潰瘍, 邊界清楚。 治宜清熱解毒, 健脾化濕。
偏方方藥:銀花18克, 連翹15克, 藿香12克, 木香10克, 佩蘭10克, 茯苓12克, 神曲12克, 枳殼10克, 葛根15克, 白術10克, 代赭石20克, 旋覆花(包煎)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2、 脾胃積熱型
症見口舌多處糜爛生瘡, 瘡面紅腫, 灼熱疼痛, 甚則口臭牙齦腫痛, 伴口渴多飲, 尿黃便秘, 舌紅苔黃, 脈滑數。 治宜清熱瀉火, 蕩滌胃熱。
偏方方藥:山梔12克, 黃芩12克, 連翹12克, 大黃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