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腫瘤疾病, 生長於子宮的任何的部位, 由平滑肌和纖維結締組織組成的。 隨著女性進入老年, 雌激素水準降低, 肌瘤可逐漸萎縮。 但肌瘤患者絕經往往較晚了。 近絕經期的婦女如肌瘤不是很大的話, 月經量正常, 無壓迫症狀者可以每2—3個月檢查一次的, 肌瘤隨絕經而漸萎縮。
子宮肌瘤為何會導致出血?
1、肌瘤所致的子宮體積增大, 內膜面積增加, 出血量過多以及出血過久。
2、肌瘤患者常由於雌激素過高而合併子宮內膜增殖以及息肉, 致月經時量多。
3、更年期月經不調。
4、粘膜下肌瘤,
5、肌瘤可合併盆腔充血, 使血流旺盛而量多。
6、壁間肌瘤, 影響子宮收縮及壓迫血管作用, 或粘膜下肌瘤內膜剝脫而本身無法收縮, 均致出血量多及持續時間延長。
中醫驗方如何治療子宮肌瘤
祖國醫學認為, 子宮肌瘤的形成, 多與正氣虛弱, 血氣失調有關。 或由經期產後, 內傷生冷, 或外受風寒, 或恚怒傷肝, 氣逆而血留, 或憂思傷脾, 氣虛而血滯, 或積勞積弱, 氣弱而不行所致。 常以氣滯血瘀, 痰濕內阻等因素結聚而成。
且正氣虛弱為形成本病的主要病機, 一旦形成, 邪氣愈甚, 正氣愈傷, 故後期則形成正氣虛, 邪氣實, 虛實錯雜之痼疾。 根據本病血氣失調的特點,
病在氣則理氣行滯為主, 佐以理血;病在血則活血破瘀散結為主, 佐以理氣。 新病正氣尚盛, 可攻可破;久病正衰, 宜攻補兼施, 大凡攻伐, 宜"衰其大半而止", 不可猛攻峻伐, 以免損傷元氣。 倘若石瘕, 藥力不足以克伐, 當以西醫手術之法, 先祛實邪, 再行補益, 當為上舉。
中醫治療
l、氣滯
症候:小腹脹滿, 積塊不堅, 推之可移, 或上或下, 痛無定處。 舌苔薄白而潤, 脈沉而弦。
治法:行氣導滯, 活血消癥
方藥:香棱丸加減。 木香10g, 丁香15g, 三棱25g, 枳殼15g, 莪術25g, 青皮10g, 川楝子15g, 小茴香15g、可水煎服, 也可共為細未, 製成水丸內服。 月經不調加丹參20g, 香附15g, 帶下過多加茯苓15g, 苡仁15g, 白芷10g;腹痛劇烈加延胡索15g, 田七15g。
2、血瘀
症候:胞中積塊堅硬,
治法:活血破瘀, 消癥散結。
方藥:桂技茯苓丸加減。 桂枝15g, 雲苓20g, 丹皮20g, 芍藥15g, 桃仁15g。 可水煎內服, 可共為細未, 製成水丸內服。 月經過多或崩漏不止, 加蒲黃15g, 五靈脂20g;帶下過多加苡仁15g, 白芷10g;腹痛劇烈加延胡索15g, 乳香15g, 沒藥15g;月經過少或閉經者加牛膝20g, 澤蘭15g, 包塊明顯, 推之不移可加逐瘀破堅藥加水蛭、蟅蟲等。
3、痰濕
症候:下腹部包塊, 時有作痛, 按之柔軟, 帶下較多。 偏寒則帶下色白質粘膩, 形體畏寒, 胸院滿悶, 小便多, 舌苔白膩, 舌質暗紫, 脈細濡而沉滑。 偏熱則帶下色黃質粘膩, 有臭味, 甚則如膿, 胸悶煩躁, 發熱口渴, 尿少色黃, 舌苔黃而膩,
治法:理氣、化痰、消癥
方藥:二陳東加味。 制半夏20g, 陳皮15g, 茯苓15g, 青皮10g, 香附10g, 川芎15g, 三棱25g, 莪術25g, 木香10g, 蒼術10g, 甘草10g。 脾虛者加黨參15g, 白術10g;帶下色黃去香附, 蒼術, 加敗醬草15g, 紅藤15g。
女性平時該怎樣遠離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中的一種,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 患上婦科疾病是件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會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所以對於預防疾病的發生就顯得很重要。 那麼, 女性平時該怎樣遠離子宮肌瘤?
在飲食上, 女性朋友, 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合理均衡營養清淡, 一定程度上辛辣、刺激性的、激素含量過高的等食物, 對其女性病症的產生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做好避孕或者是計劃生育的工作, 由於其人工流產、刮宮、剖腹產等子宮手術,
保持樂觀的心態, 心情愉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個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 壓力與不順處處存在, 所以必須擺正心態, 以樂觀的心情面對人生。
要注意身體是否有異常, 如月經的經血量是否正常、週期是否正常, 以及是否有痛經的症狀產生, 再者觀察白帶是否正常, 子宮肌瘤的產生, 一定程度上在月經以及白帶上會有一定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