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手足口病的6種常見症狀 須知其三大治療方法

說起手足口病, 不少家有小孩的家長們都面容失色, 因為手足口病會給小孩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那麼, 手足口病都有哪些常見症狀呢?

手足口病的6種常見症狀: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 首先表現為發高燒, 體溫多在38度以上, 同時伴有頭痛, 咳嗽, 流涕等症狀, 體溫持續不退, 體溫越高, 病程越長, 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 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 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 疼痛感較重, 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 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皮膚斑丘疹,

以腳心部最多, 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 大至豌豆大, 較硬並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 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 不會造成瘢痕, 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 絕大部分患兒預後較好, 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併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6、整個病程大約在1周左右結束, 一般不會併發什麼嚴重的後果, 只要護理得當, 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色素痕跡或疤痕。

手足口病對於患兒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所以一定要及時正確的治療:

1、一般治療

本病如無併發症, 預後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內痊癒。 主要為對症治療。

(1)首先隔離患兒, 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2)對症治療, 做好口腔護理。 口腔內皰疹及潰瘍嚴重者, 用康復新液含漱或塗患處, 也可將思密達調成糊狀於飯後用棉簽敷在潰瘍面上。

(3)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要舒適、柔軟, 經常更換。

(4)剪短寶寶的指甲, 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5)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 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6)臀部有皮疹的寶寶, 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7)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 補充維生素B、C等。

2、合併治療

(1)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3)有顱內壓增高者可給予甘露醇等脫水治療, 重症病例可酌情給予甲基潑尼松龍、靜脈用丙種球蛋白等藥物。

(4)出現低氧血症、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徵象者, 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5)維持血壓穩定, 必要時適當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其他重症處理:如出現DIC、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應給予相應處理。

3、抗病毒藥物

因為抗病毒藥一般在發病24小時到48小時前使用才是最佳的。 而往往我們確診手足口病的時候, 都已經過了最有效的治療階段, 現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藥物。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的出現:

1、要勤洗手, 搞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把好病從口入關。

2、手足口病常在嬰幼兒聚集場所發生,

因此, 托幼機構、學校等單位要做好晨檢, 及時發現疑似病人, 及時隔離治療。

3、預防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糞便等排泄物的處理, 切斷傳播途徑。

4、該病流行期間家長要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 減少被感染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