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知道, 咳嗽是最纏綿難愈的疾病, 是讓家長最深惡痛絕的兒科常見病。 咳嗽本是人體自身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 可以阻止異物進入氣管、支氣管系統, 或防止支氣管分泌物積聚。 孩子咳嗽不見得都是壞事, 有時孩子咳嗽是為了排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而做的一種機體防禦反射動作。 若是孩子一咳嗽, 就服用強效的鎮咳藥, 反而會使痰瘀積在呼吸道中, 對孩子病情的恢復反而不利。 一般來說, 感染性咳嗽需要止咳、止喘以及化痰, 而非感染性咳嗽多數以過敏性咳嗽為主, 最好根據病情對症治療。
很多家長都問兒科醫生, 為啥孩子一感冒, 就會伴隨咳嗽症狀呢?兒童的臟腑嬌嫩, 免疫力較低, 感冒咳嗽後很容易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 家長盲目使用止咳藥, 雖然暫時把咳嗽“鎮壓”下去, 但引發咳嗽的氣管炎、支氣管炎依然存在, 甚至還會加重;更為嚴重的是, 孩子感冒引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時, 呼吸道裡會有痰液, 痰液中既有呼吸道的分泌物, 也有脫落的上皮細胞、部分炎性細胞及致病菌。 孩子通過咳嗽, 可以把呼吸道內有致病菌的痰液排出, 這對呼吸系統能起到一種保護作用。 但如果家長給孩子使用止咳藥後, 痰液不能及時排出體外, 就會阻塞在氣管、支氣管裡, 痰裡的致病菌就會感染氣管、支氣管,
治咳首先調理脾胃
中醫認為, “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 小兒慢性咳嗽多因小兒脾胃虛弱, 不能運化水液, 從而生痰, 貯藏於肺, 阻礙肺的正常功能導致。 小兒咳嗽就是脾胃不和和亞健康的外在表現, 孩子多有納呆、脘腹飽脹、大便不調、煩躁哭鬧、夜眠欠安、面色萎黃、舌質偏紅、舌苔白厚或厚膩, 或長時間地表現為地圖舌等。 治療小兒咳嗽, 首要還是要調理脾胃。
需糾正孩子飲食習慣
兒童脾胃虛弱多是因長期飲食不規律、過食生冷食品、長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肺炎引起的。 孩子一定要餵養得當, 寶寶不吃時不要追著喂, 能吃多少算多少, 避免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