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早期表現有哪些症狀?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兒童孤獨症又被人們稱為兒童自閉症, 是一類以嚴重孤獨, 缺乏情感反應, 語言發育障礙, 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
主要症狀就是不與別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會關係。 患兒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 無法用語言、表情、動作跟別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進行溝通、交流。 有的孩子在開始時會被誤認為是弱智或性格內向, 還有的孩子在一兩歲時看起來很正常, 到3歲左右才發現有異類表現。 孤獨症患者學習正常人的語言會很困難,
社會性及人際關係障礙
描述1
正常寶寶:不到半歲的寶寶就會注視他人的臉, 對他人的逗弄與親近表現出期待與高興的情緒。 大約半歲左右, 寶寶開始認生, 表現為不願意與媽咪或者親近的監護人分離, 如果有陌生人靠近, 會哭鬧或表現出明顯的不高興。
自閉症寶寶:寶寶不會注視媽媽的臉, 也不會對人微笑;媽媽給寶寶餵奶時, 不將身體貼近媽媽;媽媽伸手抱寶寶時, 不會做出迎接的姿勢, 眼睛也不正視摟抱他的人,
描述2
正常寶寶:周歲之後, 寶寶總是像個小影子似的跟著父母或其他親近的監護人, 模仿他們的動作, 並以眼神、動作、簡單的詞句主動與人交流。 一旦遇到困難或者感覺身體不舒服、情緒不好等都會尋求成人的安慰。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父母沒有依戀的感覺, 與陌生人相處也沒有畏縮的感覺, 更不懂得與人主動交流, 遇到困難或者感覺身體不舒服通常也會顯得無動於衷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幫助。
${FDPageBreak}
描述3
正常寶寶:兩歲以上的寶寶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周圍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 喜歡獨來獨往, 不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懂如何玩玩具, 不遵守遊戲規則, 只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玩耍, 對一些不是玩具的物件十分迷戀, 特別喜歡作單調、重複的動作, 對物品擺放的位置十分敏感, 不喜歡任何形式的變化。 如果有人試圖改變他, 會表現得非常煩躁。 有時候也想與小朋友交流, 但是不懂得交流技巧。 比如, 可能突然跑去拍人一下、打人一下或者揪人一下, 然後又若無其事地離開。 他的行為看起來顯得毫無意義。
言語及溝通障礙
描述1
正常寶寶:在寶寶聽懂話之前, 就已經懂得用聲音、動作、表情等來與人溝通, 比如餓了、困了、身體不舒服了, 都會通過不同的哭聲來表達自己的願望。 寶寶高興了, 會咯咯地樂。 長期與寶寶相處的媽媽就可以根據這些差別來判斷寶寶的需求。 寶寶再大些就能聽懂不少話, 並且開始咿呀學語。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語言的理解比較困難, 也沒有與人溝通的欲望。 到了該學說話的年齡, 仍然沒有學說話的跡象。
描述2
正常寶寶:兩三歲的寶寶已經會說不少話, 而且懂得用語言與周圍的人群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 對於一些以前沒聽過的句子會很感興趣, 並且喜歡模仿。
自閉症寶寶:寶寶語言發育明顯遲緩, 對別人的問話常常沒有回應。
${FDPageBreak}
認知與知覺障礙
描述1
正常寶寶:寶寶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 喜歡不停的發問、探索, 喜歡看動畫片, 對玩具更是愛不釋手, 能用玩具玩出很多花樣, 對大小、形狀、顏色、季節等都有了初步的認識, 對很多概念及概念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定的瞭解。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遊戲、玩具等不感興趣, 而對另外一些東西則表現出特別的偏好,比如車輪、鍋碗瓢盆等圓形物體,生活習慣一成不變,比如堅持要坐固定的位置、堅持使用同一把椅子、走固定的路線、玩固定的玩具,一旦他的秩序被打亂,他會異常煩躁。難以理解各種概念,不懂得如何自由組合、靈活運用各種概念。大多智力低下,但也有些寶寶對數字、日期、地名、路線等的記憶超常,對音樂十分敏感,能很快地掌握鋼琴、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將來成為所謂的“白癡學者”。
描述2
正常寶寶: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聲音、光線、味道、疼痛等等有正常的反應。比如,聽到媽媽的聲音,會轉過頭去尋找;看到顏色鮮豔的物品,會用眼睛去追隨……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聲音、光線、味道、疼痛等覺容易走兩個極端:或者過於敏感,或者過於遲鈍,表現出對某種感覺有特別偏好或者對某種感覺反應激烈。比如,有的寶寶經常來回踱步、轉圈、反復蹦跳、搖擺頭部,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個動作;有的寶寶對聲音特別敏感,一聽到某種聲音就會顯得十分恐懼;有的寶寶痛覺遲鈍,經常有自傷行為等等。
${FDPageBreak}
及時篩查發現有利早期治療
最新的美國兒科學會發佈的育兒指南推薦:兒童在18個月大和24個月大的時候就算沒有發育遲緩的現象,也需進行兒童自閉症的相關檢查。
發現和診斷兒童自閉症的一個主要症狀便是語言功能的發育延遲。患該病的兒童往往開始說話的年齡要比正常小孩晚一些。此外,還有一些症狀出現在嬰兒會說話以前,而這些恰恰正是經常被父母所忽略的東西。
一些早期症狀可以在嬰兒1周歲的時候被我們發現,其中包括:
(1)無法跟父母進行眼神交流,眼睛無法跟父母對視。
(2)當父母呼喚其名字時,嬰兒無法產生反應和應答的表現。
(3)無法識別父母的手勢,無法對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應。
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包括:
(1)12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沒有喃喃自語或一些表達情感的動作。
(2)16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不會說話。
(3)24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無法說兩個詞以上的句子。
(4)在任何年齡,都沒有語言或社交功能。
此外,當嬰兒更喜歡手電筒、鑰匙、圓珠筆,而不是毛茸茸的動物娃娃或地毯等軟的東西,有時候,也會提示嬰兒有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可能。但其中的研究者之一Plauche Johnson博士指出,正常的嬰兒有時候也會有這種現象,手電筒、鑰匙、圓珠筆比動物娃娃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標準。但有這種異常傾向的嬰兒患兒童自閉症的可能性更大。
而對另外一些東西則表現出特別的偏好,比如車輪、鍋碗瓢盆等圓形物體,生活習慣一成不變,比如堅持要坐固定的位置、堅持使用同一把椅子、走固定的路線、玩固定的玩具,一旦他的秩序被打亂,他會異常煩躁。難以理解各種概念,不懂得如何自由組合、靈活運用各種概念。大多智力低下,但也有些寶寶對數字、日期、地名、路線等的記憶超常,對音樂十分敏感,能很快地掌握鋼琴、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技巧,將來成為所謂的“白癡學者”。描述2
正常寶寶: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會對聲音、光線、味道、疼痛等等有正常的反應。比如,聽到媽媽的聲音,會轉過頭去尋找;看到顏色鮮豔的物品,會用眼睛去追隨……
自閉症寶寶:寶寶對聲音、光線、味道、疼痛等覺容易走兩個極端:或者過於敏感,或者過於遲鈍,表現出對某種感覺有特別偏好或者對某種感覺反應激烈。比如,有的寶寶經常來回踱步、轉圈、反復蹦跳、搖擺頭部,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個動作;有的寶寶對聲音特別敏感,一聽到某種聲音就會顯得十分恐懼;有的寶寶痛覺遲鈍,經常有自傷行為等等。
${FDPageBreak}
及時篩查發現有利早期治療
最新的美國兒科學會發佈的育兒指南推薦:兒童在18個月大和24個月大的時候就算沒有發育遲緩的現象,也需進行兒童自閉症的相關檢查。
發現和診斷兒童自閉症的一個主要症狀便是語言功能的發育延遲。患該病的兒童往往開始說話的年齡要比正常小孩晚一些。此外,還有一些症狀出現在嬰兒會說話以前,而這些恰恰正是經常被父母所忽略的東西。
一些早期症狀可以在嬰兒1周歲的時候被我們發現,其中包括:
(1)無法跟父母進行眼神交流,眼睛無法跟父母對視。
(2)當父母呼喚其名字時,嬰兒無法產生反應和應答的表現。
(3)無法識別父母的手勢,無法對外界刺激做出正常的反應。
一些不典型的症狀包括:
(1)12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沒有喃喃自語或一些表達情感的動作。
(2)16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不會說話。
(3)24個月大的時候,嬰兒還無法說兩個詞以上的句子。
(4)在任何年齡,都沒有語言或社交功能。
此外,當嬰兒更喜歡手電筒、鑰匙、圓珠筆,而不是毛茸茸的動物娃娃或地毯等軟的東西,有時候,也會提示嬰兒有發育遲緩和自閉症的可能。但其中的研究者之一Plauche Johnson博士指出,正常的嬰兒有時候也會有這種現象,手電筒、鑰匙、圓珠筆比動物娃娃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標準。但有這種異常傾向的嬰兒患兒童自閉症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