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牙”數量比較多時, 家長會很緊張, 往往誤認為它們是導致嬰兒啼哭的原因, 而急忙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其實它們並不是真正的牙齒, 而是在牙胚發育過程中, 由牙板上皮剩俐增殖形成的角化上皮團。 在醫學上稱為上皮珠。
在胚胎發育大約第六周時, 口腔粘膜上皮細胞開始增殖變厚形成牙板, 牙板是牙齒發育最原始的組織, 在牙板上細胞繼續增生, 每隔一定距離形成一個突起的牙蕾, 這些牙蕾繼續發育成為牙胚, 將來可以發育成牙齒。 當牙胚發育到一定階段時, 牙胚之間的牙板破碎斷被推到牙床表面,
發現孩子有“馬牙”時, 不需作任何處理, 有的家長不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 就用針挑或用毛巾擦“馬牙”, 殊不知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嬰兒口腔粘膜非常薄嫩, 很容易受到損傷, 由於新生兒抵抗力低下, 細菌可以通過損傷處感染頜骨, 引起頜骨骨髓炎, 不僅出現高熱、面部腫脹, 而且可能導致敗血症而帶來生命危險, 後果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