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凍瘡為啥易年年復發

凍瘡是一種發生於寒冷季節的末梢部位皮膚局限性淤血性紅斑性疾病, 是冬季常見病, 一般在氣溫10℃以下的濕冷環境中發生, 好發部位為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頰等處, 可單側或雙側。 至春季氣候轉暖後自愈, 但入冬後又易再發。 為什麼同樣環境, 有些人長凍瘡, 且年年都在相同部位復發, 有些人卻安然無恙呢?

凍瘡的發生與冬季寒冷與潮濕有關。 寒冷使血管收縮, 局部缺血, 代謝異常, 久之血管麻痹擴張、淤血, 血漿滲出引起局部水腫, 水皰形成, 乃至組織壞死。 肢端血液迴圈不良, 機體缺少運動、營養不良、貧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也是凍瘡發生的誘因。

而一旦得了凍瘡, 組織就受到了損傷, 在春夏秋季, 人體會自行修復, 但這六、七個月時間內, 很難完全修復, 因此, 第二年就容易再復發。 也有研究認為, 好生凍瘡的人, 其皮膚表面溫度比常人低, 肢端微循環比常人差, 常伴有末梢微血管畸形。 他們血液中有較高的冷球蛋白, 一遇到冷便會凝聚, 引起末梢迴圈障礙, 這些與常人不同的遺傳和生理因素, 也是有些人年年發生凍瘡的原因。

易生凍瘡者寒冷季節要注意手、足保暖和防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加強營養, 多吃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食物, 必要時可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 以提高禦寒能力。

治療凍瘡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環, 提高組織抗寒能力, 使患者能度過寒潮的侵襲, 整個冬天不發或輕發, 以減少損害期, 增加修復期, 才可使翌年不發。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