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肛瘺傳統手術療法

雖然瘡瘍重於內消, 但在內服湯劑, 外敷藥物治療效果不顯, 已形成膿腫時, 則宜配合手術處理, 以排出膿毒, 除去病灶, 促使瘡瘍早日癒合.特別是肛管直腸周圍瘺管性膿腫, 更應在膿腫已成時早施手術, 再配合內外治法治療。

由於病情不同, 證候各異, 手術方法也有多種多樣。 一般來說, 有刀法、烙法、注射法、掛線法、結紮法等。 分別應用于痔、肛管直腸周圍膿腫、肛瘺、息肉、肛裂等疾病。 在手術操作過程中, 各種手術方法可互相配合使用, 同時必須嚴格消毒, 注意出血和刀暈等事項。 一旦發生上述情況, 應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1.開刀法

常用於外痔和肛瘺的切除、膿腫的切開引流等。 如對膿腫切開, 排出膿液, 使毒隨膿泄, 腫消痛止, 逐漸癒合。 如不及時手術排膿, 使膿毒內蓄, 侵蝕好肉, 還會腐爛筋骨, 尋隙外竄, 形成新的膿腫, 不僅延長病程, 甚者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所以, 《證治準繩•瘍科》中說:“若當用針烙而不用, 則毒無從而泄, 膿瘀蝕其膏膜, 爛筋壞骨, 難乎免矣。 ”這裡明確指出了刀法是外科手術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臨床上根據病種和病情的不同, 分別用刀或剪進行切除或切開治療。 而在使用刀法之前, 首先應辨明患處膿是否成熟, 正確掌握切開排膿的有利時機。 如膿未成熟, 過早切開, 則徒耗氣血, 而膿反難消;如膿熟而不予切開,

則腐爛加深, 瘡口難斂。

其次, 切口位置, 應選擇在膿腫稍低的位置, 可使膿液暢流。 如《千金方》中說:“破癰口, 當令上留三分, 近下一分。 ”這說明了刀法必須低位引流的原則。

第三, 一般膿腫的切開方向, 宜循經直開刀頭向上, 免傷血絡;肛門直腸部宜放射狀切開, 如離肛門較遠, 宜弧形切開, 瘺管則應根據管道方向而切開, 切莫盲目動刀。 總之, 應以不損傷肛門直腸功能和不造成肛門畸形為原則。

第四, 切開的深淺, 應根據膿腔的深淺和患部肌肉的厚薄來決定。 膿在淺部, 如皮下膿腫、粘膜下膿腫、低位肌間膿腫、低單瘺等, 都宜淺切開;如膿在深部, 皮膚較厚, 如坐骨直腸窩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後間隙膿腫等, 宜深切開, 以得膿為度。

總之, 按病變部位而定。 如膿深而淺切開, 則內膿不得外出, 反傷氣血, 以致邪毒走泄;如膿淺而深切開, 則膿毒雖除, 好肉也會受傷, 均為不當。

最後, 切口的大小, 應視其膿腫范國的大小和病變部位肌肉的厚薄而定。 凡是膿腫範圍大、膿腔深而肌肉豐厚的, 切口宜大;膿腫範圍小、膿腔淺而肌肉薄的, 切口宜小。 一般切口不能過大, 以防損傷肛管直腸環, 或癒合後形成疤痕較大, 影響肛門功能;但也不能過小, 以免引流不暢, 膿水難以排出, 拖延治癒日期。

操作時, 在腰俞麻醉或局麻下, 通過指檢確定膿腫的範圍和部位, 於膿腫頂部, 考慮引流通暢的部位, 根據病人具體情況, 確定切口的方向、深淺和大小, 做不同形狀的切口,

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 敞開膿腔, 放盡膿濃;並應用探針從切口處探查, 看有無內口。 如有內口, 應在不損傷肛管直腸環的原則下, 沿探針作放射狀切口, 切開膿腔與內口之間的表面組織。 如遇搏動性出血, 可用絲線結紮止血, 最後以凡士林紗條填充引流。 如膿腔瘺道行經肛管直腸環部, 則應配合掛線治療。

2.烙法

祖國醫學中的烙法, 是應用針和烙器, 在火上燒灼後, 進行手術操作的一種方法。 現代醫學則採用電灼法。 烙法適用於高位帶蒂息肉和無惡變的廣基息肉, 也可用於止血。

病人清潔灌腸後, 醫者將乙狀結腸鏡伸入直腸, 直至腫瘤或出血處, 使腫瘤在視野內, 再取下目鏡, 在直視下將電灼器尖端接觸腫瘤燒灼。 電灼時,
宜用吸引器隨時吸出血液、粘液或煙霧。 有蒂腫瘤, 可用膠圈套紮器紮於蒂上, 切除以後, 再用電灼。 電灼時, 不可燒灼腸壁過深, 以免組織壞死, 引起出血或穿孔。

3.掛線法

採用藥線、絲線或橡皮筋等來掛斷瘺管或竇道, 利用藥線或橡皮筋的緊力, 促使氣血阻絕, 肌肉壞死, 達到切開的目的。 這種方法操作簡便, 引流通暢, 使組織呈漸進性壞死, 容易修復, 不會影響肛門功能。

凡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潰後, 膿水不淨, 經內服和外敷藥等治療無效而形成瘺管或竇道者, 以及高位膿腫一次切開掛線引流者, 均可使用掛線法;也可用于肛管直腸狹窄、肛裂等病的輔助治療。 操作時, 在腰俞麻醉或局麻下, 病人取側臥位或截石位元, 局部常規消毒, 先在探針尾端縛紮一橡皮筋,再將探針的另一端從瘺管外口輕輕向內口探入(切忌用暴力,以免造成假道),再將探針從瘺管內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經過瘺管外口進入瘺管,從內口拉出。切開瘺管內外口之間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拉緊橡皮筋,緊貼皮下切口用止血鉗夾住,在止血鉗下方,用粗絲線雙重結紮橡皮筋,然後在結紮線以外 2釐米處,剪去多餘的橡皮筋(也可不剪斷橡皮筋)。鬆開止血鉗,用凡士林紗條嵌入傷口,壓迫止血,外墊紗布,並用寬膠布固定。這又叫做切開掛線法。

4.結紮法

又稱纏紮法,很早就被外科廣泛採用。如《外科正宗》中就有用頭髮結紮脫疽的記載;《景岳全書》中有用蜘蛛絲纏紮贅瘤的記載。現代一般多用絲線結紮。通過結紮,利用緊力,促使患部經絡阻塞,氣血不通,使病變組織逐漸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般用於內外痔、直腸息肉、肛門皮膚疣等證。

凡頂大蒂小的肛門皮膚贅疣、內外痔、直腸息肉等證,以雙套結扣住紮緊;較大的內痔和直腸息肉,可用縫線貫穿其根部,再行 8字形結紮,二線交叉紮緊,或採用四字形結紮。如混合痔,可採用外痔剝離、內痔結紮法。環狀內痔,可採用分段結紮法,先將環狀內痔分為幾個痔塊,然後用止血鉗夾住痔核的基底部,貫穿作 8字形結紮。也可使用膠圈套紮法,即通過小乳膠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膠圈較強的彈力,阻斷內痔的血液供應,使痔核缺血、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先在探針尾端縛紮一橡皮筋,再將探針的另一端從瘺管外口輕輕向內口探入(切忌用暴力,以免造成假道),再將探針從瘺管內口完全拉出,使橡皮筋經過瘺管外口進入瘺管,從內口拉出。切開瘺管內外口之間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拉緊橡皮筋,緊貼皮下切口用止血鉗夾住,在止血鉗下方,用粗絲線雙重結紮橡皮筋,然後在結紮線以外 2釐米處,剪去多餘的橡皮筋(也可不剪斷橡皮筋)。鬆開止血鉗,用凡士林紗條嵌入傷口,壓迫止血,外墊紗布,並用寬膠布固定。這又叫做切開掛線法。

4.結紮法

又稱纏紮法,很早就被外科廣泛採用。如《外科正宗》中就有用頭髮結紮脫疽的記載;《景岳全書》中有用蜘蛛絲纏紮贅瘤的記載。現代一般多用絲線結紮。通過結紮,利用緊力,促使患部經絡阻塞,氣血不通,使病變組織逐漸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般用於內外痔、直腸息肉、肛門皮膚疣等證。

凡頂大蒂小的肛門皮膚贅疣、內外痔、直腸息肉等證,以雙套結扣住紮緊;較大的內痔和直腸息肉,可用縫線貫穿其根部,再行 8字形結紮,二線交叉紮緊,或採用四字形結紮。如混合痔,可採用外痔剝離、內痔結紮法。環狀內痔,可採用分段結紮法,先將環狀內痔分為幾個痔塊,然後用止血鉗夾住痔核的基底部,貫穿作 8字形結紮。也可使用膠圈套紮法,即通過小乳膠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膠圈較強的彈力,阻斷內痔的血液供應,使痔核缺血、壞死、脫落,從而達到治癒的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