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中藥治小兒肺炎介紹

小兒肺炎四季均易發生, 以冬春季為多。 其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 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 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 有更好的臨床效果。 茲介紹中醫的辨證治療, 希望下面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風寒閉肺:多見於肺炎初起, 發熱無汗, 嗆咳氣急, 痰白而稀或多泡沫, 口不渴, 舌苔薄白或白膩、舌質淡或淡紅, 脈浮緊, 指紋青紅在風關。 治法:辛溫宣肺, 化痰止咳。 方藥:麻黃3克, 杏仁10克, 甘草3克, 蔥白10克, 淡豆豉10克, 荊芥6克, 半夏6克, 萊菔子10克。 中成藥:小青龍沖劑1/2-1袋, 每日2次, 藥膳可選用蔥薑粥:蔥白3根, 生薑3片, 粳米50克。

以上共煮粥熱服, 有祛寒宣肺作用。 也可用杏仁粥:杏仁10克, 粳米50克。 杏仁加水煮15分鐘, 去渣留汁加粳米煮粥食用, 有宣肺化痰作用。

風熱襲肺:發熱, 有汗, 口渴, 咳嗽痰黏或黃, 氣促鼻煽, 面赤唇紅, 咽紅, 指紋青紫多在氣關, 脈浮滑。 治法;辛涼解表, 宣肺化痰。 方藥:麻黃3克, 杏仁10克, 生石膏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3克, 黃芩10克, 黛蛤散10克, 全瓜蔞15克, 桑白皮10克。 中成藥:止咳橘紅口服液, 每次1/2-1支, 每日2次。 藥膳可選用魚腥草蘆根湯:魚腥草30克, 蘆根30克, 紅棗12克。 力口水煮30分鐘飲用, 有清熱化痰作用。

痰熱阻肺:壯熱, 咳嗽而喘, 呼吸困難, 氣急鼻煽, 口唇紫紺, 面紅口渴, 喉間痰鳴, 聲如拽鋸, 胸悶脹滿, 泛吐痰涎, 舌紅苔黃, 脈弦滑, 指紋紫至氣關。 治法:清熱宣肺, 滌痰平喘。

方藥:麻黃3克, 射干6克, 葶藶子、杏仁、地龍、鉤藤、黃芩、竹茹各10克, 生石膏25克。 中成藥:竹瀝水, 每次5毫升, 每日3次。

陰虛肺熱:多見於肺炎恢復期, 潮熱盜汗, 顴紅唇赤, 乾咳無痰或痰黏難吐, 舌質嫩紅、舌苔光剝少津, 脈細數, 指紋沉紫。 治法:養陰清熱, 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玉竹、桑葉、生扁豆、炙杷葉、川貝母、百合各10克, 天花粉15克, 甘草3克。 中成藥:川貝枇杷露, 每次5毫升, 每日2次。 藥膳可選用羅漢果豬肺湯:羅漢果1個, 杏仁10克, 豬肺250克。 用清水將豬肺洗淨, 切成塊狀並擠出泡沫。 杏仁用水浸洗去皮。 將以上與羅漢果加水煲湯, 加鹽後食用, 有補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脾氣不足:見於肺炎後期或素體虛寒, 過用寒涼藥, 低熱起伏, 面色蒼白, 動則汗出, 咳嗽無力,

微微氣喘, 喉中痰鳴, 神倦懶言, 納呆便溏, 舌質淡苔白, 脈細無力, 指紋色淡。 治法:益氣健脾, 調和營衛。 方藥:太子參、生黃芪、茯苓、白術、五味子、麥冬各10克, 生薑3片、大棗5枚, 陳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藥:玉屏風散, 每次1袋, 每日2次。 藥膳可選用參棗山藥粥:黨參12克, 紅棗15克, 山藥15克, 粳米50克。 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有益氣健脾作用。

此外, 還可選用民間驗方:

銀花蘆根湯:金銀花12克, 連翹12克, 薄荷6克荊芥6克, 杏仁10克, 冬瓜仁12克, 生苡仁12克, 桃仁6克, 黃芩10克, 浙貝母10克, 蘆根2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 熱甚加石膏;口渴加花粉;氣喘加桑皮;便秘加大黃;痰稠加桔梗、陳皮。

麻杏石甘東加減:麻黃15克, 生石膏60克, 蘆根30克, 杏仁10克, 金銀花15克, 連翹15克, 黃芩15克, 生苡仁30克, 前胡10克, 蘇葉10克, 蟬蛻6克,

柴胡15克, 甘草6克。 先加水煎生石膏、麻黃、蘆根30分鐘, 同時將餘藥浸泡30分鐘後, 合一起再煎30分鐘, 分3次溫服。 病重者, 每日2劑, 分4-6次溫服。 便秘加大黃;噁心嘔吐加竹茹、半夏, 高熱昏譫加安宮牛黃丸;高熱抽搐加羚羊角、鉤藤、白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