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積水怎麼發生的?
小兒腦積水的“水”是指大腦組織分泌的腦脊液, 正常狀態下的腦脊液對大腦的保護和生理功能的行使都有重要作用, 腦脊液的量若超過正常範圍就形成“積水”了。 任何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迴圈通路受阻、吸收障礙的病變均可引起腦積水, 進而引起腦室擴大, 腦實質相應減少, 引發一系列生理病變。 嬰幼兒腦積水又稱先天性腦積水, 發病率為0.3%~0.5%, 發病原因很多, 如畸形、蛛網膜顆粒缺損、大腦導水管阻塞或狹窄以及各種良性囊腫或者血管畸形等。
小兒腦積水患兒的症狀:
腦積水患兒最典型的表現是“頭大”, 頭髮稀疏, 頭皮薄而亮, 有時可見頭皮靜脈怒張。 患兒的頭雖然大, 但面部卻比較小, 嚴重時可出現眼球下移、鞏膜外露。 有的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視力下降、餵食困難、斜視和上視困難以及特徵性的高音調啼哭。 病情嚴重時, 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遲鈍、易激惹、抬頭困難、嗜睡、昏迷, 甚至抽搐發作, 最糟糕的可發生腦疝而死亡。
家長可根據上面介紹的症狀, 通過細心觀察, 爭取早期發現問題。 也可通過測量寶寶的頭圍來發現問題。 正常新生兒的頭圍是33~35釐米, 出生後6個月, 平均每月增加1.2~1.3釐米, 後半年增加2~4釐米。 1歲時, 嬰幼兒平均頭圍為46釐米, 第2年增加2釐米, 第3~4年增加2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