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檢是活組織檢查的簡稱, 就是俗話說的“切片”, 活檢可以確定診斷。 活檢報告可以說是醫學上的“法庭”診斷書, 很有權威性。 但是活檢畢竟是一種損傷性的檢查, 所以必須要有一定的指征。 盲目地進行活檢, 只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而無助於診斷。 那麼什麼樣的口腔潰瘍必須作活檢呢?
一般來說多發行口腔潰瘍多為良性, 其形態較規則, 有一定的發作規律, 而有些口腔潰瘍長時間不癒合, 疼痛又不明顯, 邊緣凹凸不平, 基底部呈現不平整的顆粒狀, 並且質地較硬韌, 不像正常粘膜那麼柔軟, 和周圍的正常粘膜界限不清,
目前, 口腔潰瘍的病因及致病機制仍不明確。 口腔潰瘍的誘因可能是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激素水準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 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由於病因不明, 口腔潰瘍的診斷完全是基於病史及臨床表現, 缺少可作為確診依據的實驗室指標。 口腔潰瘍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
病理:現代醫學認為, 復發性口腔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係。 有的患者表現為免疫缺陷, 有的患者則表現為自身免疫反應, 也就是由於各種因素, 使人體正常的免疫系統, 對自身組織抗原, 產生免疫反映, 而引起組織的破壞而發病。 其次是與遺傳有關係, 在臨床中,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 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 我們常常看到, 父母一方或多方若患有復發性口腔潰瘍, 那麼, 他們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 另外, 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作, 常常還與一些疾病或症狀有關, 比如消化系統疾病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 慢性或遷延性肝炎,
口腔潰瘍的治療小貼士:
(1)冰片+真絲:取冰片少量, 另取真絲布料少許燃灰, 取灰燼與冰片研磨混合, 敷於患處, 可立即止痛。 狀況輕者一天可愈。
(2)吳茱萸: 治療口腔潰瘍將吳茱萸搗碎, 過篩, 取細末加適量好醋調成糊狀, 塗在紗布上, 敷于雙腳湧泉穴, 24小時後取下。 用量:1歲以下用0.5~2錢, 1~5歲用2~3錢, 6~15歲用3~4錢, 15歲以上用4~5錢。 一般敷藥1次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