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單心房的併發症

1 封堵器脫落

對於使用封堵手術治療的患兒, 可併發封堵器脫落這一併發症, 常由於選擇封堵器過小或操作不當導致封堵器脫落, 也可因ASD邊緣不足4mm或邊緣菲薄致封堵置入後固定不牢。 封堵器脫落往往需要急診外科手術取出, 也有報導可採用圈套方法。 預防此併發症的關鍵是根據ASD大小合理選擇封堵器, 術前行TEE更準確地測量ASD直徑及邊緣情況, 參照TEE測量結果選擇封堵器。

2 殘餘分流

介入治療ASD後殘餘分流通常與封堵器的選擇有關, 選擇較小的封堵器是發生手術後殘餘分流的最常見原因。 手術後封堵器出現微移位也是術後殘餘分流的一個原因。

少量的殘餘分流對血流動力學影響不大, 可以隨訪觀察, 如果殘餘分流量較大, 應行外科手術取出封堵器並關閉ASD。

3 心律失常

Ⅲ度AVB為ASD封堵術常見嚴重併發症, 可出現在術中及術後。 多見於較大的ASD, 因選擇直徑大的封堵器, 其邊緣可擠壓房室結區, 導致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 一旦術中出現AVB, 應回收封堵器, 必要時應行臨時心臟起搏。 竇性心動過緩亦可見于封堵術, 與封堵器置入後房間隔受牽拉致迷走神經反射有關常, 不需特殊處理, 心率緩慢者可應用阿托品治療。

4 栓塞性併發症

以冠狀動脈空氣栓塞常見, 表現為術中心電圖一過性ST段抬高或心動過緩。 其發生與手術操作有關,

由於心房壓較低, 輸送鞘送至左房後, 空氣可進入左房, 應在輸送鞘尾端有血液流出時再推送封堵器。 其次為腦栓塞, 可導致偏癱等嚴重後果。 腦栓塞的發生與封堵器置入後局部繼發血栓形成有關, 術後嚴格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療是預防術後栓塞性併發症的關鍵。

5 心包填塞

本病為ASD封堵術最嚴重的併發症, 處理不及時可導致死亡。 本組出現的1例心包填塞, 發生於開展介入治療初期, 由於導絲或導管損傷左心耳所致。 其發生與術者操作不當及經驗不足有關。 術中及術後應嚴密觀察病情, 一經發現心包積液, 應在發生心包填塞之前儘早行心包穿刺, 以免造成嚴重後果。

6 髂靜脈炎

見於小兒患者, ASD直徑較大,

術中選擇較大輸送鞘致髂靜脈損傷。

7 主動脈-右心房瘺

本病是ASD封堵術後晚期的嚴重併發症之一, 為選擇的封堵器偏大, 且靠近缺損的前上緣條件欠佳, 造成封堵器邊緣機械性摩擦主動脈根部所致。 有報導指出, ASD封堵術後心臟損傷晚期併發症的發生率為0.06%~0.10%, 主要為主動脈-右心房瘺主動脈-左心房瘺和心臟壓塞, 一旦發生此類併發症, 應進行外科治療。

8 穿刺部位出血

由於術中應用肝素, 術後患兒躁動, 可能引起穿刺部位出血。 應詳細詢問術中出血量, 密切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及穿刺點。 臥床休息24h, 保持穿刺肢體制動6~8h。 對於麻醉即將清醒時患兒出現的躁動, 可遵醫囑予10%水合氯醛0.5ml/kg灌腸或咪唑安定0.3~0.5mg/kg靜脈推注。 術前向家長及年長兒講解術後臥床休息的重要性,

取得患者配合, 對於預防術後穿刺部位的出血亦有重要意義。

9 感染

術後常規應用抗生素3d, 注意觀察體溫變化, 每4h測體溫1次。 如高熱或發熱持續時間超過3d, 應及時報告醫生, 加強抗菌素治療。 置於共同心房腔的後壁, 將心房後壁全層包繞插管, 縫合構成管狀, 拔除插管後即成心房內隧道, 開口在房間隔右側, 左上腔靜脈中的血流即通過此隧道進入右心房。 ②左上腔入口移位術:將左上腔靜脈自左房入口處切下與右心耳吻合。 ③左上腔靜脈與右房間應用人造血管連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