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當歸四逆湯能治什麼病?當歸四逆湯, 中醫方劑名。 那麼當歸四逆湯能治什麼病?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下當歸四逆湯吧。【方劑名】
當歸四逆湯
【出處】
《傷寒論》
【組成】
當歸三兩(12g), 桂枝三兩去皮(9g),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3g), 甘草二兩, 炙(6g), 通草二兩(6g), 大棗二十五枚, 擘(9枚)。
【用法】
上七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溫服一升, 日三服。 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當歸四逆芍桂枝, 細辛甘草木通施, 血虛寒厥四末冷, 溫經通脈最相宜。
【方解】
本方證由營血虛弱, 寒凝經脈, 血行不利所致。 素體血虛而又經脈受寒, 寒邪凝滯, 血行不利,
【功效與作用】
溫經散寒, 養血通脈。
【主治】
血虛寒凝經脈證。 手足厥寒, 舌淡苔白, 脈沉細或細而欲絕, 或寒人經絡,
【配伍特點】
溫陽與散寒並用, 養血與通脈兼施, 溫而不燥, 補而不滯。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本方為治血虛寒厥證的代表方, 也是養血溫經散寒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手足厥寒, 舌淡苔白, 脈細欲絕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無脈症、雷諾病、小兒麻痹、凍瘡、婦女痛經、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屬血虛寒凝者。
【加減化裁】
腰、股、腿、足疼痛屬血虛寒凝者, 加川斷、牛膝、雞血藤、木瓜等以活血祛瘀;若兼有水飲嘔逆者, 加吳茱萸、生薑;若婦女經期腹痛, 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牽引少腹冷痛、肢冷脈弦者, 可加烏藥、茴香、良薑、香附等以理氣止痛。
【使用注意】
少陰陽虛寒厥者, 本方不宜使用。 凍瘡後期, 寒鬱化熱,
【文獻摘要】
1、許宏《金鏡內台方議》卷7:“陰血內虛, 則不能榮於脈;陽氣外虛, 則不能溫於四末, 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也。 故用當歸為君, 以補血;以芍藥為臣, 輔之而養營氣;以桂枝、細辛之苦, 以散寒溫氣為佐;以大棗、甘草之甘為使, 而益其中, 補其不足;以通草之淡, 而通行其脈道與厥也。 ”
2、《古方選注》:當歸四逆不用薑、附者, 陰血虛微, 恐重劫其陰也, 且四逆雖寒, 而不至於冷, 亦惟有調和厥陰, 溫經複營而已, 故用酸甘以緩中, 辛甘以溫表, 寓治肝四法, 桂枝之辛以溫肝陽, 細辛之辛以通肝陰, 當歸之辛以補肝, 甘、棗之甘以緩肝, 白芍之酸以瀉肝, 複以通草利陰陽之氣, 開厥陰之絡。
3、《醫宗金鑒》:此方取桂枝湯君以當歸者,
以上就是當歸四逆湯的一些知識, 想要瞭解更多的中醫方劑, 請繼續關注養生之道網中醫養生頻道。